- 衡阳人社创新构筑“3456”社保基金“防火墙”
衡阳日报讯(通讯员谭士琛)去年以来,市人社部门探索构建、健全“3456”社保基金风险预防机制,在市、县同步开展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经办人员金融风险排查专项行动,构筑了一道具有衡阳特色的社保基金安全“防火墙”,有效织密了社保基金“安全网”,守好用好百姓“保命钱”。
近年来,市人社部门在持续强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机制的同时,突出抓好“人”这个关键变量,管住关键人,管好关键事。人社部门在认真研究全国社保基金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发现涉案人员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大额支出、高额消费与高利率借贷现象,因此将这类人群列入重点排查对象,并探索建立、运用“3456”社保基金风险预防机制,让高风险的人远离高风险的岗位----
3个等级精准“画像”
金融风险排查的关键是分级“画像”,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根据数据模型和排查结果,对每一名经办人员严格依据规定程序进行风险画像,按照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相应评定为A、B、C级,力求画像结果精准精确。
4项措施综合“排险”
金融风险排查的核心是结果运用,本着源头治理和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对排查出来、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经办人员,视情采取教育提醒、调整工作岗位、取消经办权限、调离经办部门四项措施,及时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风险。
5个维度全面“把脉”
金融风险排查的靶向是关键“人”的关健信息,金融风险排查面向全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具有社保业务系统操作权限的工作人员,采取“一人一档”的方式,从经济往来、社会交往、家庭成员、工作表现和涉法涉纪五个维度进行建模,涉及22项个人关键信息,确保数据全面、完整。
6个环节系统“过滤”
金融风险排查的抓手是立体式“体检”、系统性“过滤”,社保部门采取个人填报、查询征信、谈心谈话、上门家访、核查业务经办材料和服务对象评价等方式,进行周期性(每年一次)排查核实,梳理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形成科学、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报告。
截至目前,全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经办人员个人金融风险排查专项行动共完成对452名经办人员的风险排查。根据相关要求,各级工作专班与5名B级风险经办人员进行谈话提醒,并第一时间将3名C级风险的经办人员调离高风险岗位,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强化了经办人员的基金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和责任意识。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衡阳创新推行市本级“准退休人员”“提前审档”2024-05-14
- ·衡阳人社创新构筑“3456”社保基金“防火墙”2024-05-08
- ·2024年衡阳日报社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2024-05-08
- ·衡阳社保创新推行“四个一”服务机制2024-04-29
- ·衡阳日报社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检对象名单及体检相关事项的公告2024-03-28
- ·八千余岗位助力驻衡高校毕业生就业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