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丨欧阳德元:只有产业发展壮大了,我们驻村才硬气
文/图 黄沐
后脚稳住扶贫,前脚就迈进了乡村振兴。不久前被表彰为举山村“最美扶贫人”的欧阳德元脚不停歇,奔赴小圩村,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11月1日下午,灰蒙蒙的阴雨天。在耒阳市小水镇小圩村村部,34岁的欧阳德元皮肤黝黑身着白衣,显得格外打眼。知晓未来一周仍然是阴雨天气,他有些坐不住了,撑着伞急匆匆赶到农田检查沃柑。“今年是沃柑种下的第二年,三年挂果期还没到,不能让不良天气影响沃柑挂果,还有20多户村民指着这片果园吃饭呢,这可不能出任何岔子!”欧阳德元满脸担忧。
打响乡村振兴第一枪,实时了解监测户和边缘户
今年5月,欧阳德元被耒阳市审计局委选派到小水镇小圩村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
小水镇小圩村在耒阳南面,总面积7.16平方公里,全村下辖29个村组,总人口4800余人,2017年被衡阳市评为“优秀旅游乡村”,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同年被耒阳市评为“耒阳十佳美丽乡村”,小圩村李氏祠堂“龙门第”被评为耒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小圩村村部
5月3日,是欧阳德元来到小圩村的第一天。欧阳德元印象深刻,因为第一天入户走访就吃了“闭门羹”!这个陌生的小伙一上门就说要让小圩村改头换面,要让大家提高收入。村民们眼神里透露着质疑,还没聊上几句便下了逐客令。
“可能是我太能说了,他们觉得我不靠谱。”欧阳德元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道。执着、善沟通一直是欧阳德元的制胜法宝。仅用了100来天,他就走访了小圩村713户农户,紧接着又熬了半个多月通宵,将入户走访收集的情况一一分类整理,梳理出监测户和边缘户。
▲工作中的欧阳德元
“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这是欧阳德元扶贫几年积累的经验。实时了解监测户和边缘户动态,通过屋场恳谈会为村民解困,是他入村后打响的第一枪。
第一次来到监测户罗文斌家里时,4个女孩引起了欧阳德元的注意。
“李大姐,4个孩子都上学了没,家里是谁张罗哟?”欧阳德元询问罗文斌妻子李小青家中情况。
“我们一家7口人,我丈夫带着大女儿出外打工,年底回来。”李小青告诉他。
“李小青独自在家带着4个小孩,大的11岁,最小的6岁。靠着丈夫每个月寄回家里的钱勉强度日......”欧阳德元记录下情况后,争取政策为罗文斌一家申请了教育和医疗帮扶,为其减轻了负担。
▲修缮五保户家屋顶
▲欧阳德元在五保户李玉兰家中走访
83岁的五保户李选洪的房屋漏雨严重,欧阳德元就通过住建部门争取资金为其修缮。
自今年5月以来,欧阳德元已帮扶34户监测户、5户边缘户和2户五保户,根据各自不同情况采取了教育、医疗、民政等方面的救助和帮扶措施。村民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默默从心底里接纳了这位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想跟着他一起干。
盘活旅游资源,打造“轻”旅游特色村
欧阳德元认为如果仅仅盯着小圩村的传统产业,势必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小圩村距耒阳市中心仅15分钟车程,又有清朝李氏宗祠“龙门第”的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气息和古城底蕴,具备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的潜力。
▲清朝李氏宗祠“龙门第”
有了目标,然后赋予行动!他将目光放在小山头闲置的集体用地上,从适合小圩村种植的几种观赏树中选择了樱花,争取资金买来一万多株樱花树苗,发动村民一起种植,准备打造樱花生态园。
“等明年三四月份樱花开了,满山遍野的景色,定能吸引一大波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欧阳德元说。
▲百亩樱花园一角
▲正在修缮的戏台楼
距离百亩樱花园一百米处的小圩村文化广场上,有一处已荒废的戏楼,欧阳德元打算改造成皮影戏台。“看一场皮影戏、赏一场樱花秀,看看非遗和时尚的邂逅,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欧阳德元说,小圩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果园、花园,有清代祠堂和非遗文化,完全可以打造成耒阳周边“轻”旅游特色村。
擘画产业发展蓝图,定下“硬气”目标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欧阳德元深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他酝酿了许久,决定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启动小圩村的产业发展之路。百亩沃柑园就是他酝酿的产业之一。
“我给你请专家,保证你的产量,你按我说的办!”欧阳德元拍着胸脯和百亩沃柑园老板陈寿喜说道。
“现在果园里工人都是欧阳德元介绍过来的,有20多户村民,平时就是拔草、浇水,每户一年增收两千来块钱。”陈寿喜说,欧阳德元对果园发展很上心。
除了请村民务工增收,欧阳德元还有一系列计划:等沃柑园成熟后请专家给农户普及挂果技术,大规模推广种植;创立小圩村沃柑品牌,成立合作社,形成“公司+农户+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村民入股,搭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桥梁。
▲欧阳德元在百亩沃柑园察看果实长势
“中国红薯粉皮看湖南,湖南红薯粉皮看耒阳,做得最好的当属小水镇。”针对这一特色产品,欧阳德元打算在小圩村建设红薯粉皮下游精细加工厂。“现在电商销售途径多,红薯粉皮方便面、红薯土豆粉、红薯皮都有很好的营销点,到时候推出自产销售、电商销售,结合农家乐、土特产等噱头,村民收入肯定能翻番!”
驻村时间不长,才6个月,但欧阳德元已在心中擘画了小圩村的乡村振兴发展蓝图,“只有产业发展壮大了,我们驻村才硬气!”眼下,要做得事情太多了,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很多,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没看到小圩村发展,没看着村民富裕,就不罢休!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