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年轻人丨乡村振兴,驻村“王医生”再出发


文/魏臻臻


  “王队长,您最近工作怎么样?好久没见您了,有时间回村里来耍,顺便来我家里吃饭。”尽管已经离开乐园村2年多了,但逢年过节王艮超总能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嘘寒问暖的话语令王艮超颇受感动。

  让村民惦记挂念的王艮超曾是一名扶贫工作队队长。2017年4月,祁东县人民医院派王艮超到马杜桥乡乐园村参加驻村扶贫工作;2019年7月,王艮超又被调到过水坪镇团结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直到全面脱贫。在这期间,王艮超累计入户1000余户,走访群众5000多人次。3年来帮扶工作的艰辛与收获,成了王艮超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王艮超的身份又迎来一次转换。2021年5月,根据祁东县驻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及单位委派,王艮超任过水坪镇明远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对新的挑战,王艮超满怀信心。


  ▲站在明远峰村山顶俯瞰山下样貌。

  为村民义诊、体检,驻村工作队有个“王医生”

  出身农家,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今年35岁的王艮超对农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很了解农村的情况,也擅长和村民打交道,这也是我开展帮扶工作的一大优势。”


  ▲乐园村

  在乐园村驻村帮扶期间,因为是祁东县人民医院派驻来的干部,村民们常常热情地称呼王艮超为“王医生”。尽管王艮超常常解释自己在医院只是担任行政方面工作,但还是有不少村民特地找他来“寻医问诊”。“我这个症状得去医院挂哪个科?”“这个药有没有报销,需不需要自己花钱?”面对村民们的询问,王艮超都一一耐心解答。有时候王艮超还开车送贫困户去医院看病,不时还给一些患病村民捎带药品。

  40多岁的村民刘中元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年,家中还有无劳动能力的老父亲和上初中的儿子,祖孙三人蜗居在一间40来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非常贫困。受疾病困扰,刘中元每年都要到医院住院一两次,王艮超便积极帮助联系医院,并开车接送。有一次为了给血小板过低的刘中元优先输血,王艮超还特地跑到献血站献血。

  在王艮超的全力帮扶下,刘中元简陋的家焕然一新,其儿子也通过“雨露计划”读上了中职学校。

  3年驻村帮扶期间,王艮超发挥其在医疗机构的优势,为贫困群众寻医问药,组织在马杜桥乡乐园村、过水坪镇团结村开展义诊活动10余场,免费为老百姓义诊2000余人次,发放药品5万多元。同时开展健康扶贫活动,“家庭医生签约率”百分之百,所签约医生每月去贫困户家中体检、问诊......

  “有时候忙起来连续一个月都得加晚班。攻克脱贫目标,虽然累但收获满满。”军人出身的王艮超保持着在部队艰苦奋斗的作风,看到百姓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心里由衷感到高兴。

  提高村民幸福指数,“老队长”又迎新的挑战


  ▲工作中的王艮超。

  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脱贫攻坚成绩单后,王艮超紧接着又迎来新的挑战。

  今年5月,王艮超担任过水坪镇明远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上任伊始,王艮超便带着工作队马不停蹄深入开展走访调查。村里每家每户几口人,老人小孩有多少,又有几人外出务工,这些都是王艮超急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在明远峰村走访


  为了方便工作,王艮超和工作队另外2名队员干脆就住在村部,两人轮流煮饭烧菜,工作和生活都安排得井然有序。不过,平常走访的时候遇到路途比较远的,来回都有十几公里,再加上有时一忙起来根本没有办法按时吃饭。


  ▲明远峰村村部

  明远峰村位于祁东县过水坪镇偏西南部,由原来的三峰村、远景村合并而成,距祁东县城近40公里,全村356户1117人。

  今年是乡村振兴工作开局之年,明远峰村要如何规划才能做到促发展增收入,这成为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以来,一直萦绕在王艮超心中的一大问题。

  “全村三面被祁阳县包围,山路多,交通算不上便利;村里山林面积大,而耕地少。”在王艮超看来,明远峰村自然条件不算好,是典型的偏远山区。王艮超认为,在明远峰村,如何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以打造幸福乡村为目标应当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明远峰村,王艮超(右2)帮助老百姓砍收竹子

  “五保户11户11人、低保户17户29人,都是我们重点关注对象。”王艮超告诉记者,首先要巩固脱贫成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为此,工作队细化对所有困难户的帮扶措施,并建立完善工作台账,研究落实帮扶措施,以此提升成效。

  “每周至少集中开展卫生整治2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是王艮超今年计划的一个重点,比如建立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公益岗位分片包干工作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教育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精神家园”建设,开展“文明卫生家庭”评选活动等内容。

  从扶贫工作到乡村振兴,接过接力棒的王艮超一刻也没闲下来。“一周才回家一次,两个女儿读书生活都只能靠她妈妈照顾,没办法,工作为重。”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王艮超说,无论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是服务人民的伟业,特别是自己身为一名党员,能继续扎根乡村基层,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编辑:王丹 责编: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