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衡阳丨记忆里打草这件事,也成了回不去的乡愁


  草多,随便割几把就够一篓了,更重要的是心情也好了起来,和煦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春风微拂面颊,再加上举目皆美景,无疑是一种极佳的享受。

  别说打草,就是想看看家乡的春景也成了难以实现的梦。

■朗读者:薇西

  打草岁月

  ■邹贤中

  在农村,鸡鸭牛羊猪这些畜禽们总是要养一些的,它们基本上有一个共性,食草。大人忙,打草的任务就交给了孩子们。

  我家养猪、牛、鱼,打草的任务就落在我和哥哥身上。农村到处是草,这为我们减轻了不少工作量。牛是放养的,打草就成了次要,猪和鱼却不行,必须每天打草。


  每天早上,当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往学校走的时候,我们兄弟还在放牛,放牛回家匆匆吃完早饭才去上学。下午放学后,我们也要去放牛,顺便背上两个背篓打草。什么苎麻、茅草、聚合草、青草一律收入篓中。当然也要注意,有一种俗名“梅蔸寒”的草是万万不能给鱼吃的,吃了必死无疑。如只有一两根,尚无大碍,死不了几条鱼,如果是成篓的梅蔸寒,估计一塘鱼在第二天早上全得翻鱼肚白,没救了。农人穷,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塘鱼可是农人的命根子。


  打草最好是春季。春天万物苏醒,过完年后你可以感受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韵味。这时还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草也没什么,除了田里的水草披上了新绿,其他地方还是冬天的肃杀景象。

  进入农历二月,开始播种了,这个时候,阳光也温暖了起来,偶尔还可以赤脚踏进清冽的溪水中,并不是特别的冷。草也在这个时候疯长起来,田野里绿油油的一片;山里更是姹紫嫣红,红的粉红的桃花、白的梨花交相辉映,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草也开着花,点缀在绿叶红花之中,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这个时候去打草,就格外轻松。草多,随便割几把就够一篓了,更重要的是心情也好了起来,和煦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春风微拂面颊,再加上举目皆美景,无疑是一种极佳的享受。


  晚上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那时家乡尚未通电,晚上的照明就靠煤油灯。如果没事,农人会早点吃饭休息,只为节省一些煤油。我家是不行的,家里有猪,吃罢晚饭,母亲还要煮猪食。猪食以草为主,我和哥哥生火,大铁锅架在灶台上,锅里放有水。等我们把水烧热了,母亲也就把草切好了。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挥动着菜刀,快刀斩乱麻地切着猪食。灯光映衬着母亲忽明忽暗的脸。房是土坯房,封闭性不好,风吹进来,煤油灯的火苗随之而动,如果风力强劲,有时还会有被吹灭的可能。


  那时候物质是极其匮乏的。为了省下可怜的煤油钱,我们在山上打草的时候,会顺便捡松树下的松香,那是松树的分泌物,具有可燃性,拿回来可以做成简易的蜡烛。

  再后来,我们长大来到深圳打工,偶尔回家也来去匆匆,别说打草,就是想看看家乡的春景也成了难以实现的梦。打草,只是存在美好的记忆之中。

  作者简介


  邹贤中,1990年生于湖南衡阳,湖南省作协会员,毛泽东文学院第16期作家班学员。已在《安徽文学》《作品》《奔流》《美文》《躬耕》《芳草.潮》《前卫文学》《延安文学》《作家天地》《青年文学家》等刊发表百万余字;有作品入选多省市中考模拟试卷;获广东省高校中篇小说奖等80余次奖项。(编辑:王丹 责编:谢雨凤 三审:张文凯) (编辑:王丹 责编:谢雨凤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