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衡阳丨人和种子一样,成长既要柔和包容,也要坚韧持久

  ​


  http://qn2132.res.aheading.com/%E4%B8%80%E9%A2%97%E7%A7%8D%E5%AD%90%E7%9A%84%E5%8F%91%E8%8A%BD%E6%88%90%E9%95%BF%EF%BC%8C%E6%97%A2%E6%9C%89%E6%9F%94%E5%92%8C%E5%8C%85%E5%AE%B9%EF%BC%8C%E4%B9%9F%E6%9C%89%E5%9D%9A%E9%9F%A7%E6%8C%81%E4%B9%85-6.mp3

  ■朗读者:薇西

  一颗种子的发芽成长,既有柔和包容,也有坚韧持久

  ■王春凤

  春日的晨雾,像是轻柔的仙子,感觉一切近在咫尺。车速与平日相比,明显慢了不少。对于富厚堂的向往由来已久,曾国藩没有在富厚堂住过,但他的治家、治世的思想在这里留下了印记,深深地刻入曾氏家族的血液之中。他不知道,在一百多年以后的若干时段,许多人读他的故事,他的家书。


  ▲本文图片均来自新华网

  “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培,富厚如之。”富厚堂命名源自此。这座乡间侯府,靠山临水。前面半月形的坪台,与半月形的荷塘相呼应。大门前悬挂“毅勇侯第”牌匾。进入大门,是一片开阔的庭院,仿若北京四合院。一条石板路直通前厅,两边种满了绿草,嫩绿嫩绿的。进入正厅,一门楣上高悬“八本堂”横匾。下方是八本家训,曾国藩将立身处世、治学做事归纳为“八本”。富厚堂的精华在于它的三座藏书楼,曾氏后人称之为“精神中心”。会客厅名为“无慢室”,它原是曾国藩做京官时的书斋名。在这儿,有两个细节设计别出心裁,如低门槛和八方门,让人不得不敬重。这是君子的待人方式,无论对方地位高低,来者是客人,都要恭恭敬敬地对待,不要怠慢客人,这是和气与和睦。


  “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尊满意说桑麻。”这是最合适的解读。多读书,才能弥补气质的轻薄,这是不可置疑的。多读书,做“读书明理之君子”;说桑麻,有几多亲密,几多融洽。站在无慢室门口,我读着它。阳光从天井映射过来,暖暖的,前坪草的清香袭过来。真是春意勃发的好日子。

  从富厚堂出来,围着半月塘走了一圈。池水幽清,独不见一丝绿荷的影子,只有去年的荷梗露出来,静静地守候着什么。路边野花绽放,色彩缤纷。春风沉醉,此起彼伏的蛙声,婉转悠扬。沿路有卖着本地特产的小摊。渐渐地,我的心中充盈着一份温暖,一份敬意。


  在到荷叶塘之前,我们早已经知道他的事。他离开家乡为官期间,有两次回到荷叶塘居住。

  母亲去世,他回来守孝。4个月后,当太平军大军压境,纵横驰骋湖南时,他接到谕旨,心中徘徊不定。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在好友的力劝下,他应召出山,接受团练大臣的任命,组织湘军迎战。他毅然来到衡州城,亲自到演武坪监督操练,组建水师。一个个晴朗的秋日,北雁在演武坪的上空来往回旋。

  父亲去世,他奔丧回家。居丧之时亲自营建了思云馆,意为“望云思亲”。此时,他焦头烂额。他遵循“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凛然正气,为什么会招来大臣们嫉妒湘勇?自己在战场上拼命,“打掉牙和血吞”,为什么在现实中却处处碰壁,事事不顺?是争强好胜吗?他关起门来,读前人的入世奥秘,读着读着,百思不解的委屈苦恼烟消云散,他如同从黑夜里一下子走上光明世界,豁然开朗。他想起陶渊明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立即撰写楹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这一年来的大悔大悟,既是痛苦的,又有些满意。他明白,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结束了十六个月丁忧,重新出山,统帅湘军,援救浙江。

  在居官生活中,他喜欢写信,心无旁骛地写,感受一阵阵温暖,冶炼出安详的静气。这些信仿佛来自恬静的乡村,而不是军中大帐,像候鸟飞向八方,有寄到荷叶塘的,教导家中弟弟、子女们读书做人。

  一百多年以后,我们从思云馆上俯瞰,树的缝隙间可见半月塘前的湘军帅旗,迎风猎猎。太阳升高了,一旁的桂树枝叶繁茂,地上闪着金光的沙子。


  来到这儿不可不去白玉堂,那是曾国藩出生的地方。大片的油菜花开着,香着,美着。一片开阔的金黄。透过油菜花看到白墙黛瓦、双屋飞檐的白玉堂,若隐若现。高耸的高嵋山,仿若一把靠椅,给白云镶嵌一道美丽的弧线。路旁的豌豆花像淡紫色的蝴蝶,时而翩翩起舞,时而静静站立,在一地明媚的阳光下,笑迎春风的吹拂,或谦卑或坚忍地绽放。春风吹来,这成了一团活泼泼的的春意思,生机和顺,令人心胸广阔。同行的人说“真是好地方”。油菜花边的稻草人形式多样,有抬轿骑马的,有在亭子休憩的,也有卫士架刀的,像一个个站岗的战士,一动也不动,成了守望庄稼的英雄。历史就在瞬间恍惚起来。曾国藩入私塾读书,中进士,授翰林院,都在这里完成。


  “居室以勤俭为本,力田与孝悌同科”,他从耕读之家走出来,谨守耕读孝友之家的理念。在外做官时写的家书多次提到,持家应以“孝悌、勤俭、倡和、戒骄奢”为主,并以此绵延传承。

  荷叶塘流传他的故事,许多人来,许多人走。许多人评论他,思考他。许多人忘记他,回到自己的生活。“养活一团春意思”,这一团春意思犹如一颗种子的发芽,成长,有柔和包容,有坚韧持久,它不仅在春天,也应贯穿四季。

  作者简介


  王春凤,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文字散见于《衡阳日报》《衡阳晚报》《湖南文学》《北方作家》《衡阳作家》等报刊。爱好文学,在平淡中寻找一种力量,勾勒千般丰富。(编辑:梁丽君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