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霞客“走红”最该感谢谁?
徐霞客“走红”最该感谢谁?
林新华
林新华
在当今的中国,喜爱旅游的人,大都知道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徐霞客。
400多年前,徐霞客开始默默穿行华夏大地,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考察了大半个中国,留下了60多万字的记录,然后悄悄地“走”了。
静悄悄“走”了的徐霞客,却没有被时间遗忘。
因为他的出游,并非只为了寻奇访胜,而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规律。在地理学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他取得了许多超越前人的成就。
他穿行时是默默无闻的,他离开后却是轰轰烈烈的。
最让他备受关注的是那60多万字的记录。
这些记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他走过的大半个中国的众多山水名胜、奇观异景乃至风俗民情、社会生活等,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记录包含着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徐霞客“走”后,有心人把这些文字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这本书出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它的价值日益彰显。
这本书被称为“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地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
这本书堪称中国旅游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本书开篇之日5月19日因此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这本书被学术界列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部著作之一。
因为这本书,徐霞客有了他应有的定位
他被誉为中国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盛赞这本书和作者徐霞客。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这样评价:我们应该把他看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科学文献。
的确如侯仁之所言,徐霞客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他与13世纪西方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分别被推尊为“东、西方游圣”。
因此有媒体称,徐霞客在地学,特别是岩溶地貌的考察研究方面,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他和他的游记在世界各国所享有的这些影响和声誉,是中国旅游走向全球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
这位出生在明代的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绝对没有想到,在400多年后,他会有如此光芒四射的荣光。
他的“走红”最该感谢谁呢?
应该说,他的“走红”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但是我以为,他最应该感谢的是父母对他选择人生道路的开明。
“读书入仕,光宗耀祖。”是中国古代作父母的对孩子最期望的路径,也是最优化的路径。徐霞客曾经也是朝这个方向奔跑的孩子。
15岁那年,他应过一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
童子试亦称童试,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才可应府试,府试合格方可参加院试,院试合格后称秀才,方可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操童子业”即未取得秀才资格,没有功名,还算不得读书人。
当然,童子试一次没有考取没有关系,可以多次考试,也不限年龄,历史上曾经出现百岁老翁参加童子试的故事。
第一次考虽然失败,但并没有封闭徐霞客“读书入仕,光宗耀祖”的通道,只要他继续复习再考就是。
但令父母意外的是,徐霞客无意功名。
同样,令徐霞客意外的是,他的父亲竟然非常开明,没有强求他走“读书入仕,光宗耀祖”之路。而是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虽不参加科举却依然有学问的人。据史料记载,徐霞客的祖上修筑了一座万卷楼来藏书,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读书非常认真,当家里的藏书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后,他就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
书籍打开了他的视野,也活跃了他的思想,让他有了想到外面看看的想法。
正当知识储备已经让他有信心到外游历时,19岁那年,父亲病逝。
如果他出外游历,母亲怎么办?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古训,也是做儿子的一份责任。
一边是自己想实现的理想:外出考察名山奇洞的奥秘,探寻大江大河的源头;一边是年老的母亲,他要尽孝。
在他处于两难的境地时,知书达理的母亲给了他支持,她鼓励儿子:男儿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像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
22岁那年,徐霞客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开始他先后四次长距离的跋涉考察,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省、市、自治区,遍及大半个中国,直到54岁逝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那时的交通、通讯都不发达,可以想见,他的母亲要作出多大的付出:年迈时,儿子在外考察,不仅没有享受儿子的尽孝,还要牵挂独自远行的儿子,儿行千里母担忧
据史料记载,徐霞客游历考察的30多年间,在完全没有他人资助的情况下,旅行考察中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如果不是徐霞客自己选择的道路,恐怕他在第一次出外考察后,就不会再有第二次、第三次
正是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所以徐霞客才能克服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难,才能坚持30多年,用一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徐霞客没有想到身后的“走红”,他的父母更没有想到这份荣光的出现,但这对夫妻对于儿子的成长给予的包容和支持,实在是伟大的!正因为有了他们这份伟大的选择和付出,才有了徐霞客这位影响中国和世界的伟大地理学家的诞生。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许多先哲的理论和像徐霞客这样的实践证明,成功之路不是单选题,而是多选题。
徐霞客父母的开明,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去学习。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帮助引导,但不能粗暴地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思维去定位人生,一定要遵循他们内心的要求,我以为,只要走的是正途,我们都应该支持。
徐霞客和他父母的故事告诉我们,让孩子自己选择成长之路,更易于成才成功。因为他们自己选择的路,再苦,也会有动力走下去;再累,也会有快乐在心中;再长,也会有信念坚持着。在快乐中坚持,动力会源源不断,往往就可以创造奇迹。
-----------------------------------------------------------------------
相关阅读
- ·谦和待人既益人更益己2017-07-19
- ·做事要厚道,莫被“精明”误2017-07-19
- ·徐霞客“走红”最该感谢谁?2017-07-19
- ·“父亲”的代名词是什么?2017-07-19
- ·猛张飞与女博士的教训2017-07-19
- ·利他为先,舍得为上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