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他为先,舍得为上
利他为先,舍得为上
林新华
“利他为先,舍得为上!”林新华
说出这八个字的人,不是一位高僧,也不是一位哲学家,而是一位企业家。
这个人就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子宇!
中央电视台最近推出了一个大型专题片《中国港出海》,记者在这个节目中采访了孙子宇。
谈到中国港大举出国、深得相关国家欢迎的原因时,孙子宇说出了其中的心得:“利他为先,舍得为上!”
从媒体报道中不难发现,这个观点是孙子宇一直推崇的。
中交集团是进入全球前十国际承包商的唯一亚洲企业,《中国投资》曾经就该集团在海外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当地政府、民众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时采访过孙子宇。他称,我们所奉行的即是“利他为先,舍得为上!”该集团海外投资成功的秘诀就是4个字:利他、舍得。现在,该集团在海外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当地雇员为主。不仅如此,集团很多国外的分公司、子公司的高管都是当地人,还在属地国建设学校,培养当地员工。
中交集团能在海外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除了靠真本事之外,还应得益于站在“利他”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利他为先,舍得为上!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为利他必利己,有舍必有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准备成立,但相关国家在商议中遗憾地发现,联合国没有安身之地。洛克菲勒家族得到这一消息后,决定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土地,无偿赠与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也把这里附近的大面积土地一并买了下来。
战后世界经济十分困难,870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但洛克菲勒家族却没有附加任何条件。消息传出,令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嘲笑说:“这简直是愚蠢至极!”他们断言:“这样下去,过不了十年,洛克菲勒财团就要沦落为贫民集团。”
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联合国大楼开建,四周的地价就一路飙升。大楼建成后,洛克菲勒家族购买周边的土地,有的升值达到捐赠时价格的数十倍,有的甚至近百倍,巨额财富源源不断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在利他中实现利己,舍中有得。
利他之人,必有回报。舍得之人,必有所得。
这个哲理在胡雪岩的一生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胡雪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从一个贫穷山村的放牛娃到大清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这个传奇的演变,从三个小故事可以找到他的发展秘籍。
胡雪岩8岁开始给别人放牛,13岁时在放牛途中偶然看到一个装满金银财宝的包袱,他并没有非分之想,而是坐在路边一直等失主回来,把包袱交还给失主。失主为了感谢他,把他从穷山村中带出来,介绍他到一个杂货店当学徒。
当上小伙计后,东家常常让胡雪岩拿着账单四处催账。有一次,正在赶路的他遇上大雨,同路的一个陌生人被雨淋湿。那天他恰好带了伞,便帮人家打伞。后来,下雨的时候,他就常常帮一些陌生人打打伞。时间一长,那条路上的很多人都认识胡雪岩。有时候,他自己忘了带伞也不用怕,因为会有很多他帮过的人为他打伞。
25岁那年,胡雪岩在钱庄当伙计。有一天遇见出身于官宦世家后来家道没落的王有龄。此时的王有龄在进京求职途中,苦于盘缠全部花光,父亲还病死在杭州,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王有龄陷入绝境。
在交谈中听了王有龄的诉说,胡雪岩十分同情,素昧平生的他于是筹措五百两银子帮助王有龄渡过难关。王有龄发达后不忘恩情,拿出一笔钱,让胡雪岩自己开钱庄。在王有龄的帮助下,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
这三个故事虽无法形容胡雪岩传奇的一生,但这三个故事却最能勾勒他的发达轨迹。
把包还失主,让他走出大山,找到了平台。
为别人打伞,让他赢得口碑,积累了人脉。
帮落难之人,让他结识贵人,拓展了事业。
如果胡雪岩没有利他、舍得之品质,把捡到的包吞了,不为陌生人打伞,见落难之人不帮他可能永远是个山间村夫,躬耕于农田,终老于村舍,哪会成为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
利他与舍得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世界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亲手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推崇的经营哲学就是:自利利他。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我认为,这个宇宙中有一个地方可以称之为智慧的宝库,那里隐藏着取之不尽的智慧,如果能将其引发出来,就能获得创造的灵感和思想的闪光。利他之心,是打开智慧的宝库大门的钥匙。”
传统的经济领域需要这种利他和舍得,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坐在家中就可创业,这样的新兴经济是否还需要利他、舍得呢?
2016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互联网是一个生态物种,物种越多越健康,参与的人越多,才能共荣共存,相互依赖。因此成功者必须具有“利他”思想。“互联网已经把大家、把人类变成了一个共同体。在这里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他,并不是你消灭我,我消灭他的一种情况。”
马云因此在多个地方透露,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利他共赢。
我们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如何发达,观念如何更新,无论在商业领域,还是在人际交往中,“利他为先,舍得为上”这一理念永远适用。
-----------------------------------------------------------------------
相关阅读
- ·谦和待人既益人更益己2017-07-19
- ·做事要厚道,莫被“精明”误2017-07-19
- ·徐霞客“走红”最该感谢谁?2017-07-19
- ·“父亲”的代名词是什么?2017-07-19
- ·猛张飞与女博士的教训2017-07-19
- ·利他为先,舍得为上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