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建华:不遗寸长的唐训方
作者:崔建华
唐训方(1810——1876年),字义渠,湖南常宁人,清同治年间安徽巡抚、署理湖北巡抚。这位举人出身的湘军重要将领,尤善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赞美他人时毫不掩饰且不遗余力,还能做到客观实在、精准到位,既能让被赞者舒坦受用,又能让围观者深以为然!
唐训方很会赞美领导。
26岁那年,唐训方尚是初出茅庐的小秀才时就崭露出了这一天赋。他写了首小诗《赠邑令戴有亭》,大大地、专门称赞了一番时任常宁知县戴家政(字子政、号有亭):“古有廉孟子,爱士若毛里。古有赵周臣,论文宗正轨。吾邑有儒吏,前哲仿佛是。百里树甘棠,一门荫桃李。”
以史上著名廉吏、人称“廉孟子”的元代宰相廉希宪以及金代著名学者、礼部尚书赵秉文(字周臣)来形容七品知县戴家政,评价不可谓不高。但他仅仅是溢美之辞吗?不,反而恰恰还是大实话。《湖南通志卷二》介绍戴家政时评价颇高,称“戴家政,景东人......调常宁,训士以礼,士贫不能应省试、礼部试者,多资送之。”着重介绍其在常宁期间重视教育、关心贫寒学子的事迹。历史证明,这位曾做过永兴、常宁、辰溪等多地知县的戴家政真还是个优秀地方官,勤政奉公、清廉爱民,三地民众都称其为“戴青天”“戴父母”,《同治常宁志》专门在“循良”(指奉公守法的官员)一章中为他立了传。更难得的是,戴还是个诗文极佳的诗人,被后世誉为晚清云南五大诗人之一。清代云南诗人作品集《滇诗重光集》中,戴一人的诗作就有178首!如此才华横溢的父母官,能不让唐训方等一众士人敬重和仰慕?唐训方等士人的成长,又怎能不受到诗人知县戴家政的影响和熏陶?
唐训方还善于赞美同僚。
比方说湘军猛将鲍超,就被唐训方夸上了天。鲍超与唐训方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谊,二人都在胡林翼麾下并肩作战,唐军称“训字营”,鲍军称“霆字营”“霆军”,都是湘军主力之一。唐训方夸鲍超,也是像当年夸诗人知县戴家政一样用了一首诗。但可惜鲍超不是诗人,纯属一介武夫,大字都不识一斗。据传其率部遭太平军围困时,急忙中写信向曾国藩求援,因平日只会写自己名字,便只画一圆圈,然后再在圈中写下“鲍”字,便急令亲兵送出。收信后的曾国藩哈哈大笑,已知是鲍超被围,遂急派援兵将其救出......
这一传说其实很值得推敲,毕竟战时书信都会作加密处理,鲍超的这一做法估计也是出于保密需要,以免书信万一被敌方缴获时不至于泄露秘密。再说了,曾国藩一收到信马上就明白了鲍超的意思,忌非二人早已有约在先?遗憾的是,鲍超的文化程度低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举人出身的唐训方对猛将鲍超的崇拜和仰慕,让我们来看看唐训方夸鲍超(字春霆)的那首《赠鲍镇军春霆》的诗吧:“镇军崛然起乡里,目光如电气如虹。樊口水面贼舟列,冲冠一怒髭如铁。手执长矛挽贼船,雷飞巨炮扫鲸穴。小池新城称伪县,矢石交攻如驰电。镇军神武奋莫当,身被重伤犹酣战。”
诗中的鲍超“手执长矛”,“身被重伤”仍奋战不止,高超武功和勇猛无畏的英勇形象栩栩如生,足见唐训方对鲍超是真佩服、真崇拜、真赞美。放到今天来说,唐训方简直就是鲍超的狂热“粉丝”!经常接受这样的膜拜,就算鲍超再不懂诗,但同僚、朋友中谁真正喜欢自己总该是心中有数的吧?所以,后来鲍超对唐训方投桃报李也就不难理解了——唐训方的“训字营”解散时,大部分人员都让鲍超的“霆军”接收了过来,这既是鲍超对唐训方的真情回报,又何尝不是唐训方对鲍超的高度信任?在解散老部队“训字营”时,唐训方必然是痛苦和难舍的,而将他们交到“战神”鲍超手中,唐训方肯定又会如释重负、甚感欣慰!
其他同僚如马新贻(“刺马案”中主角,后来在两江总督任上遇刺身亡)、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谥“端敏”)等人,都多次得到了唐训方的褒扬和赞美。唐训方甚至直接向同治帝写奏稿,称赞马新贻“浑厚精明,兵民悦服”,并举荐马新贻补授为安徽按察使。唐训方因与袁甲三在安徽多有交集,一见倾心,称与袁甲三为莫逆之交,不但在奏稿中多次为袁甲三邀功请赏,还在袁甲三病逝之后亲笔为其纪念祠撰写碑记,文中称赞袁甲三“公之德在民,民既不能忘矣......”
唐训方善于发自于内心地夸人,并不以是否熟识为前提。比方说他曾夸过的一个不知名且并为谋面的读书人,他曾率军路过这个读书人的书房,主人早在兵荒马乱中逃之夭夭,但唐训方看了主人的书和文集之后便大发感慨,写了首《嗜书蹠一篇留题道旁文士室》的诗留于室内:“我读先生文,我感先生遇。文本若游龙,遇迁如屈蠖。”意思就是告诉主人,你的文章很好啊,如此不得志确实可惜啦!那个主人是否有机会看到这首诗已不得而知了,但他就这样进入了唐训方的《唐中丞遗集》,并引得了后人的无限遐思。
我们今天能看到《唐中丞遗集》,也正是因为唐训方不吝于表达自己对他人的仰慕和喜爱之情,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和长处并大为赞扬之,才让他拥有了诸多的知心良友,以至于他辞世十三年之后,好友陈士杰(曾任浙江、山东巡抚)仍对他念念不忘,称昔日与唐训方“欢同昆弟”,想到“今公没十有三年矣”,悲从中来,于是四处搜集唐训方遗作而汇编为《唐中丞遗集》,终于让唐训方的作品得以重见天日、启迪后生!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刘曦:不知名的花2018-11-09
- ·谷彦平:我的酸菜情节2018-11-09
- ·袁丹:洋泉水库,好想回去看看你2018-11-09
- ·左昭君:橘香2018-11-09
- ·周末有约:耒阳龙归山2018-11-08
- ·唐文胜:“作家”名片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