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衡阳 我的奋斗丨颜伯春:美丽乡村是干出来的

  衡阳日报11月29日讯(记者邹红辉 通讯员王勤)冬日的暖阳下,记者来到衡阳县西渡镇青里村,但见条条硬化公路通组入户,栋栋房屋“穿衣戴帽”,大利广场、小游园、游道堪比城市公园,凉亭下村民悠闲地打牌娱乐......村党总支书记颜伯春说:“美丽村庄是干出来的,不干就不会有发展!”

  青里村由原来的群星村、青里村合并而成,有20个村民小组、共692户约2300人。“要想富先修路”。今年村里实施村组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发动全体村民出资、出工、出力,扩宽及硬化道路3公里,修通6.5公里水泥路,实现通组入户;环境整治方面,颜伯春带头拆除自家的老屋后,村民们心服口服地拆旧建新、对房屋“穿衣戴帽”,并筹资800多万元,栽种树木500株,平整土地160余亩,拆除空心房、危房、杂房和猪、牛栏300余间,引导群众将旱厕全部改建为室内冲水厕所,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2900余米,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绿化美化方面,不等不靠,组织全村植树造林300余亩,修建生态景观塘3口、公共厕所2座,改善了生态环境;针对过去排灌渠道不畅、田间道路通行难造成耕作不便,不少村民只种一季稻的情况,村支两委在青里项目区及周边几个行政村,实施以砌灌排渠道、防渗加固山平塘、新修机耕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项目区内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大大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给发展粮食生产带来了便利。今年,全村2280亩水田没有一分田抛荒,产生10户种粮大户,共种植双季稻2200亩,双季稻种植率达96%以上,其中,实行“稻田+鱼”“稻田+虾”生态种养模式400余亩。

  颜伯春表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目标,村支两委班子将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齐心协力,带领群众真抓实干,打开新局。
【编辑:王丹 责编: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