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丨朱国平:为村民致富打造农业“新版图”
衡阳晚报11月25日讯(文/记者张文凯 刘紫叶 图/李孜)衡阳县渣江镇三马新村由原三合、白马村合并而成,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一直以传统的“稻谷+稻草”为主,其他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几乎一片空白。如今,大片曾抛荒的土地变成整齐有序的良田果林,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就近择业创业,到处可见生机勃勃的景象。
农村要发展,离不开一个好带头人,衡阳县乡村振兴局驻三马新村第一书记朱国平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既然来了,就要为村民办些实在事,帮助他们早日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朱国平说。

▲为帮扶户送医上门。(资料图)
驻村以后,朱国平在全村开展了“五类人员”大走访;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及屋场恳谈会;为全村10名未办理残疾证的残疾人上门办证,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帮助申请残疾补助,让残疾群众真正“零跑腿”。
上任之初,朱国平挨家挨户走访帮扶户,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细致了解帮扶户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子女上学和生活开支等情况,听取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生产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诉求。在他的工作推动下,全村425位老人全部完成了社保认证。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朱国平组织村里的未成年人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并参加了巡防等工作;为配合县乡两级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他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免费接送上百村民到集镇两个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这一件件“小事”像春雨般滋润着村民的心田,朱国平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查看蔬菜长势
朱国平上任之前,三马新村集体经济几乎一片空白。上任后,他与村支两委商议,决定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与湖南金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伙入股协议,共同打造三马新村乡村振兴产业基地。
自2019年开始,湖南金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流转了120亩土地,用于羊肚菌种植。受气温限制,羊肚菌的种植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一旦进入夏半年,土地便闲置了下来。朱国平主动找上门,提出“利用空闲大棚,在夏半年大面积种植甜瓜”的合作要求。双方一拍即合。
为什么选择种植甜瓜?朱国平告诉记者:“三马新村属于典型的红壤,而甜瓜最适合在不易积水的沙壤土里种植。并且,甜瓜与羊肚菌轮作,可以实现肥力互补。”

▲朱国平(右一)与龙中甫(左一)、企业负责人(左二)进行现场商讨。
种植甜瓜,急需启动资金。村党支部书记龙中甫自告奋勇,以个人信誉担保从银行贷款30万元作为村集体股份,村集体成为三马新村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最大的股东,占了40%股份。

▲村里的甜瓜大丰收
资金问题解决了,技术问题也要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朱国平牵头组织各类技术培训,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地教农民选种、育苗等农业技术。在村干部、农民共同努力下,他们利用闲置大棚种上了120亩甜瓜,三马新村的“农业版图”初见雏形。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月能拿两三千元,既照顾了家里,也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让能人多起来、产业强起来,就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今年6月,他找到在衡阳市酿制湖之酒的本村人蒋恒娥,劝说她回村创业,蒋恒娥欣然接受。
对于未来的发展,朱国平告诉记者,村里目前已平整50亩荒山,计划在明年1月植种1000株野枇杷树。他们还将进一步拓展砂糖橘以及其它水果产业,发展花卉种植产业,做好农旅结合的文章,将三马新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文明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朱国平说,他希望能有更多有才能、有能力的人回到农村,扎根基层,接下乡村振兴“接力棒”,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农村要发展,离不开一个好带头人,衡阳县乡村振兴局驻三马新村第一书记朱国平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既然来了,就要为村民办些实在事,帮助他们早日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朱国平说。
▲为帮扶户送医上门。(资料图)
驻村以后,朱国平在全村开展了“五类人员”大走访;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及屋场恳谈会;为全村10名未办理残疾证的残疾人上门办证,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帮助申请残疾补助,让残疾群众真正“零跑腿”。
上任之初,朱国平挨家挨户走访帮扶户,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细致了解帮扶户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来源、子女上学和生活开支等情况,听取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生产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诉求。在他的工作推动下,全村425位老人全部完成了社保认证。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朱国平组织村里的未成年人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并参加了巡防等工作;为配合县乡两级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他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免费接送上百村民到集镇两个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这一件件“小事”像春雨般滋润着村民的心田,朱国平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查看蔬菜长势
朱国平上任之前,三马新村集体经济几乎一片空白。上任后,他与村支两委商议,决定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与湖南金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伙入股协议,共同打造三马新村乡村振兴产业基地。
自2019年开始,湖南金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流转了120亩土地,用于羊肚菌种植。受气温限制,羊肚菌的种植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一旦进入夏半年,土地便闲置了下来。朱国平主动找上门,提出“利用空闲大棚,在夏半年大面积种植甜瓜”的合作要求。双方一拍即合。
为什么选择种植甜瓜?朱国平告诉记者:“三马新村属于典型的红壤,而甜瓜最适合在不易积水的沙壤土里种植。并且,甜瓜与羊肚菌轮作,可以实现肥力互补。”
▲朱国平(右一)与龙中甫(左一)、企业负责人(左二)进行现场商讨。
种植甜瓜,急需启动资金。村党支部书记龙中甫自告奋勇,以个人信誉担保从银行贷款30万元作为村集体股份,村集体成为三马新村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最大的股东,占了40%股份。
▲村里的甜瓜大丰收
资金问题解决了,技术问题也要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朱国平牵头组织各类技术培训,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地教农民选种、育苗等农业技术。在村干部、农民共同努力下,他们利用闲置大棚种上了120亩甜瓜,三马新村的“农业版图”初见雏形。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月能拿两三千元,既照顾了家里,也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让能人多起来、产业强起来,就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今年6月,他找到在衡阳市酿制湖之酒的本村人蒋恒娥,劝说她回村创业,蒋恒娥欣然接受。
对于未来的发展,朱国平告诉记者,村里目前已平整50亩荒山,计划在明年1月植种1000株野枇杷树。他们还将进一步拓展砂糖橘以及其它水果产业,发展花卉种植产业,做好农旅结合的文章,将三马新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文明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朱国平说,他希望能有更多有才能、有能力的人回到农村,扎根基层,接下乡村振兴“接力棒”,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