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征文丨肖秋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肖秋菊

《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阐述,通过学习,我对习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颇有感触。

作为铁路行业学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谈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时,我们总会从“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讲起,讲他如何历经千难万险,为国争光;讲他如何为我国的交通基础建设奠定基础而我从詹天佑身上更深深体悟到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铁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他这种独特的创新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办法的灵活思维的再现。他的创新,是思维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胆略上的创新,更是来源于实践中的创新。这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蕴涵其中的民族精神成了国人永远的骄傲。而詹天佑他们这个群体,能获得如此荣光,赢得世人的尊重,靠的就是不断地钻研和创新,靠的就是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水平。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在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如何建设高速铁路、以什么样的标准建设高速铁路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后,充分发挥了我国体制优势,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组织起来,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动力、变流、网络控制等关键系统部件的自主化,更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建立了中国标准。中国高铁,体现了技术造就核心竞争力,也成了中国高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利器和走向世界的第一通行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铁路创造了铁路建设史的多项奇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公认的铁路建设难题,从40年前的追赶者到今天的领跑者,靠的仍然是不断地钻研和创新,靠的是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水平。

我又想起美国封锁华为事件,美国以政治手段来打压华为无非是害怕华为的崛起和实力,如华为的5G技术。华为的5G专利目前是单体企业里面占据最多的,专利达到了15%,全球第一,这里面离不开华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投入研发的结果,这也是美国政府针对华为的原因之一,害怕中国的5G,害怕华为的崛起。这一事实,更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是多么重要。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可谓用心良苦,振聋发聩。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根本上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要乘着改革与创新的浩荡东风,汇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