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⑫丨不敢想的事都成了现实,衡阳火车站鸣响奔向新时代的汽笛

车站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坐标,也是城市变迁的重要见证者。

我们或许无法聆听1935年10月10日,火车在衡阳火车站的第一声鸣笛,但上世纪九十年代火车上“挤满乘客的厕所” 和“座椅下睡着人”的尴尬镜头却是许多人深刻的乘车记忆。

从过去拥挤的车厢到如今的井然有序,从过去人工售票到如今网上预订,这是火车站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波澜壮阔的奋斗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小小缩影。

坐火车曾是一种煎熬
“香烟瓜子矿泉水,麻烦您收一收腿。”这些影视作品中的段子,不是文艺工作者的杜撰,而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坐火车的真实写照。

“30多年前,从衡阳到长沙,坐火车得6个小时。”赵建国回忆,那时候火车还是靠烧煤驱动,速度又慢,车厢里人挤人。有些人买不到车票,只能坐闷罐车,车厢没有窗户,内部气味特别难闻,由于没有座位很多人都是席地而坐,坐火车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煎熬。

“现在都改成了电气化列车,车厢里空调、热水等配套服务都很齐全,乘车环境非常舒适,车程也大大缩短了。”赵建国说,这些三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成了现实。

历经40年变迁的衡阳火车站门口


 

不敢想的事都成了现实

“我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高铁动车组时代,亲历了铁路的6次大提速。”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日新月异,赵建国的话语里有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豪。

40年前的衡阳火车站还只有1个候车室260平方米,现在已经有了3个候车室2680平方米。赵建国介绍,不仅面积大为扩张,衡阳火车站的站场结构、行车设备、候车环境、售票设备、运输组织等软硬件设施都得到了全面改善。

▲焕然一新的衡阳站台

为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40年来,进出站台由原来的水泥楼梯升级为10台手扶梯、2台升降梯。售票大厅装有8台自动售票机,一台售票机平均10秒钟售一张票,比手工售票快了5倍。站前大坪还设有6个流动售票点,在市区和常宁、南岳等地辟有8个无轨站售票处。

▲火车站广场最具地标性的大树


 

用“雁之情”服务南北客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硬件,更显著的是车站的服务水平、服务理念的转变。“脸难看,话难听,票难买,车难上。”这句曾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如今在衡阳车站难觅踪迹。

▲以前上站台都得走楼梯,如今装上了手扶电梯


 

“车站全体员工把旅客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创文明岗位、当文明职工、建文明车站的重要标准。”赵建国介绍说,为给旅客提供优质服务,车站还主动加压,向旅客承诺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衡阳火车站倾力打造的“雁之情”特色服务文化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雁过留声不思归 ”的优质服务。

▲新增的手扶电梯

▲新增无障碍电梯


 

硬件改善,服务升级,在铁路发展变化的影响下,衡阳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如今的衡阳火车站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集客、货、运、装、旅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特等站,成了湘南旅客和货物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衡阳火车站台


 

随着全国铁路的快速发展,衡阳火车站也迎来了凤凰涅槃的新腾飞。一步步走来,一次次跨越,衡阳火车站都在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满足广大旅客新需求而不断努力向前。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