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㉓丨从传统迈向多元,衡阳邮政低谷之后又登峰

  见证人:仇小忠

  1992年进入衡阳市邮电局工作,主要做邮递业务,目前为衡阳市邮政公司综合办公室安保专干。


  ▲邮递员的自行车。 (图片来源:JasonHanDSome)

  身穿一袭墨绿色的制服,脚踏一辆绿色的自行车,随着一串叮叮当当的铃声,他们走街串巷,把远方的牵挂送来,又捎走新的祝福;他们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邮递员。如今,现代化的物流工具、“互联网+快递”模式、逐渐崛起的银行储蓄业改革开放40年来,衡阳邮政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巨变是一份岁月记忆的沉淀,也是衡阳邮政从传统逐渐迈向现代化邮政之路的见证。

  信件飞舞的年代,邮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000年的衡阳邮政公司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信还是人们远距离沟通的主要方式,将心中话语寄托在一张张信纸上,然后装入信封,再投进邮筒,等待邮递员把那一摞摞信件带走。书信对很多人来讲更多的是一份情感,而送递这份情感的邮递员被人亲切地称为“绿衣使者”。在邮政行业工作近30年的仇小忠就是一名“老邮政”,他亲历了改革开放40年衡阳邮政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国最初的通信运营是“邮电局”经营,主要业务包括了电话通信、邮寄信件、快递包裹、报刊杂志、邮政汇款等。1992年,23岁的仇小忠从部队复员后,便来到当时的衡阳邮电局工作,成为了一名基层邮政工作者。

  初到工作岗位,单位给仇小忠安排“收筒”的工作,就是奔波在城区各邮筒、信箱之间,收集信件,带回单位盖上邮戳。这份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一点也不轻松,是一个体力活。“一封信粗略算是10来克,通常100封信不到,重量就达1公斤。”仇小忠告诉记者,当时学校、工厂等地方的信件量非常大,跑一趟下来,十几袋信件的重量高达200多公斤,上午跑一趟,下午跑一趟,一天就有400多公斤,如果没点体力的话还真干不了。

  除了收集信件,仇小忠还得给信件加盖邮戳,用他们行业内的话来说就是“销花”。通常每一天收集的信件都会争取在当天“销花”,有时候信件多,晚上8点半下班时还不能做完,便只能第二天一大早来单位“赶工”,工作量大。“那时,我一分钟销花可以达到100-200封。”仇小忠自豪地告诉记者,其他人一般也就60封不到,他的速度都可以赛过机器了。1994年,仇小忠参加市邮政系统的销花大赛,还得过奖。


  ▲邮递员在厚厚的雪地上,推着电动车投递信件

  通讯发达的今天,邮政逐步向多元化经营蜕变

  1998年,“邮”“电”分拆,衡阳市邮政公司正式成立。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信的人逐渐减少,打电话的人多了,邮件业务受到了冲击。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对报刊业造成了冲击;新兴物流公司的涌现,更是加大了邮政快递业务的压力,传统邮政业务走向低谷,寒冬漫长。

  “曾经的省内快件、快包都要3天才能到达,普通包裹寄到省外,一般都是5天时间,速度根本比不上现在的快递公司。”2002年2008年,仇小忠担任邮政公司投递部主任,那段时间,信件量已远没有以前那么多,而快包业务也在不断萎缩,最低谷时只占到市场份额的10%左右。


  ▲现在的衡阳市邮政公司


  如今,衡阳邮政着力提升包裹邮件运递能力,邮运、投递车辆从1998年的43台增加到现在的678台,汽车邮路从10条增加到97条。到2017年底,衡阳邮政的包裹快递市场占有率增长至31.48%。


  ▲现代化物流大大提高了运递能力

  令仇小忠更骄傲的是,衡阳邮政的金融业务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储蓄余额规模达408亿元。邮政独立营运后储蓄余额净增了399亿元,在全省、全国邮政企业分别排名第1位、第9位。

  近年来,衡阳邮政公司还推出了政务服务、“三农”服务、新型电商服务等多种便民项目,通过举办“邮政919扶贫助农电商节”,挖掘打造“一县一品”和“一村一品”,以邮政线上线下渠道推广销售全市贫困地区农产品;积极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展开合作,部分邮政网点试点开通了驾驶证期满换证、补换行驶证、补领机动车号牌等8类代办交管业务。(编辑:唐锦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