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㉒|渐行渐远的音像店,藏着衡阳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见证人:金晓春


金晓春出生于衡阳县井头镇东山村,1993年高中毕业后参军,1997年退伍回到衡阳。1999年创建自己第一个实体经济“晓春音像店”;2003年创建了“金氏音像超市”,2005年成立衡阳市出版物交易市场并担任衡阳博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15年12月起,转型做餐饮。
“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省吃俭用买磁带、买碟片,是不少衡阳的“70后”“80后”的青春记忆。那时,拥有一部随身播放器足以引领潮流;音像店内摆放有成百上千种电影、电视剧碟片;风靡一时的影碟机成为很多家庭必备的家电产品之一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音像店在不经意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从5平方米的商业城夹层小门面到如今5万余平方米的专业市场,金晓春见证了衡阳音像行业的兴衰。
录音机、录像机进入寻常百姓家
上世纪80年代,录像带的出现,让过去只能靠看电影和电视来丰富业余生活的衡阳人,突然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因为大多数人还买不起录像机,因录像带而风生水起的录像厅迅速从城市蔓延至乡镇,那时的青少年流连于录像厅不亚于现在一些孩子嗜网成瘾。金晓春在部队服役时,最期盼的也是每周的“录像时光”,从“小窗口”里窥见外面的世界。

▲曾经的录像带
光碟的出现终结了录像带的无限风光
到了90年代中后期,CD、VCD光碟的出现终结了录像带的无限风光。1997年,金晓春退伍回到衡阳,他想留在城市,当过保安、做过服务员、卖过水果。后来,他下决心开一家音像店,卖碟片成本不高,能盈利,还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于是,1999年初,他的“晓春音像店”开张了。

▲金晓春的“晓春音像店”
“我一个月要赶8次火车去广州进货,那时候的车速慢,进货都得起早贪晚。”金晓春对记者说,有一次,正是任达华和林心如的新电影上映,金晓春提着一大袋新入的货,盘算着能小赚一笔,但由于重感冒加上过度疲劳,他在火车上打了一个盹的功夫,所有的碟片不翼而飞。
那时候的音像店是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据点,无论是正在读书的学生,还是忙于工作的上班族,亦或是退休在家的老人,都爱买或是租碟片看电影、电视剧。赶在那个好时机,金晓春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曾经火爆的影碟机已难觅踪影
苦心经营,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九十年代末,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开始对音像市场进行管理、整顿,“反盗版行动”的持续开展,很多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停业或转行,而金晓春坚持了下来,他努力拓展市场,固定了正版货源渠道,诚实守信,苦心经营,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金晓春妻子身后都是电视剧、电影影碟
2003年,视频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音像行业的变革,DVD取代了VCD市场,DVD通常用来播放高质量的电影,它的容量更大,播放出来的视频质量更高,观众从中得到更多的享受。金晓春敏锐地寻到了影碟机市场中的商机,但要想在各商家争先恐后售卖DVD的市场下,从中分得一杯羹显然并不轻松。金晓春想到了“以旧换新”的好主意。“我以DVD的进货成本价收购旧VCD,再包安装送服务上门,同时还收获了租买碟片的潜在客源。这其实就是利用消费者求实惠的心理,采取的一种营销手段。”金晓春说,他就是通过这个新点子,一下挣到了20余万元。

▲金晓春和妻子在音像店内留影
时代带来的机遇,成立衡阳市出版物交易市场
20世纪初,音像经营业由依附、游击状态、小作坊式向专营化、连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金晓春再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次变革。2003年底,他在老衡阳书市的地下室租下了千余平米铺面,成立了“金氏音像超市”,同时,他发现周边遍布着许多零散音像图书“游击队”,盗版光碟图书泛滥成灾,整个出版物市场较为混乱。
2004年11月,金晓春特意奔赴广州、深圳等城市对出版物市场进行调查。他看到沿海出版市场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规范、有序、健康。加上当时音像制品作为朝阳产业,深受市民欢迎,市场大有潜力,金晓春决心要组织商贩联合起来,打造一个专业、上规模的出版物市场。

▲衡阳市出版物交易市场
他敲定了合作伙伴,在湘江桥头临江路28号承租了一楼闲置楼宇,组建了衡阳市第一家出版物交易市场,并于2005年12月26日试营业。在经营初期,商贩们心存疑惑,金晓春总是不厌其烦,挨家挨户做工作,苦口婆心讲政策,引导他们合法经营,并承诺所有进驻该市场的商贩免租半年。几个月的时间里,该出版物市场音像图书经营环境明显好转,吸引了一大批市民前来购书、阅读。经过两年时间的细心经营,该出版物市场形成了品牌,以前的小商贩也华丽变身为“小老板”,年均收入达20万余元。如今,衡阳市出版物交易市场的经营业主达50余户,已成为湘南地区集音像出版、读书影视、文体办公的专业批发市场。
传统音像实体店进入“寒冬”,跨界做餐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人家重电视都装了网络盒子,各大视频网站的海量资源里输送着看不完的影视剧,传统的音像实体店进入了“寒冬”,金晓春又跨界进军餐饮行业。2014年,金晓春在珠晖区东风南路218号开起一家名叫“三碗菜”的土菜馆,主打湘菜风味,一年时间,扩张到3家。就这样,他的舌尖梦想又开启了,而下一步,金晓春又将见证什么呢?(编辑:唐锦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
相关阅读
- ·见证㉓丨从传统迈向多元,衡阳邮政低谷之后又登峰2019-03-05
- ·见证㉒|渐行渐远的音像店,藏着衡阳一代人的青春记忆2019-03-05
- ·见证㉑丨改革,让建衡涅槃重生2019-03-05
- ·见证⑳丨体育运动走进大众生活,活力衡阳更显青春魅力2019-03-05
- ·见证⑲丨三江六岸写绿意,山水洲城看衡阳2019-03-05
- ·见证⑱丨“美丽”的事业,咱们从“头”说起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