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迭飘香产业旺,村民生活香“迭迭”
记者谭晓波 实习生易歆
2017年4月,常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扶贫工作队入驻荫田镇双龙村,通过努力,双龙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贫困户基本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该村2017年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全村53户贫困户164人,已脱贫43户148人,今年可脱贫4户5人。

▲双龙村现在的村道
喜看变化
近三年,通过联系争取,引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达4000余万元。新建一栋村级活动中心,配套建设了100多平方米的厨房和厕所,硬化、绿化了村部场地,让村民组织有了活动阵地;加宽村道6.3公里,水泥硬化通组道路9.38公里;修建高标准中心水渠6720米,维修2处水塘,浆砌水圳500余米等;新开挖饮用水井1口,铺设自来水管网20余公里,让全村每个自然村落的老百姓都能喝上安全水;完成农电网改造和增容工作,由原来的3台变压器增加到11台,确保农户用电安全、电压稳定。

▲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扶贫之策—— “村社合一”,脱贫致富“加速度”
扶贫者:朱诗柏(常宁市荫田镇双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2017年4月,我被派驻荫田镇双龙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自进驻双龙村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工作队就与村干部一道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山林河坝,掌握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和需求,分析致贫原因,寻求脱贫措施。双龙村地处舂陵河畔,自然资源并非特别贫脊,经过调查分析,双龙村之所以贫困,一是班子长期软弱涣散,没有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村内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制约经济发展;三是民众思想相对保守,习惯于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生活方式。

扶贫之策—— “村社合一”,脱贫致富“加速度”
扶贫者:朱诗柏(常宁市荫田镇双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2017年4月,我被派驻荫田镇双龙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自进驻双龙村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工作队就与村干部一道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山林河坝,掌握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和需求,分析致贫原因,寻求脱贫措施。双龙村地处舂陵河畔,自然资源并非特别贫脊,经过调查分析,双龙村之所以贫困,一是班子长期软弱涣散,没有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村内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制约经济发展;三是民众思想相对保守,习惯于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生活方式。

▲扶贫工作队走访贫困户
找准了贫困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扶贫工作中精准发力。首先,强力推进班子建设,利用2017年换届的契机,重新选举产生新的两委班子,经常与村干部交心通气,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完善制度,用制度约束村干部的工作行为,发现非正常苗头,及时指出并纠正,使村两委班子由乱到治,由治到稳,由稳到强。目前,有村干部5人,班子团结,有凝聚力、有战斗力,近三年来连续被评为荫田镇“优秀基层党组织”。
同时,发展产业,引进浙江老板到村里承包荒山荒地,开发油茶和药材。村两委牵头成立“广发农业专业合作社”,养殖香猪、麻鸭、山鸡,种植迷迭香药材;落实“村社合一”帮扶措施,每个贫困人口除享受产业帮扶补贴外,每年享受“村社合一”返本分红180元;对贫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健全劳动力外出务工,对部分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员联系到村内恒泰公司等种养项目里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4000元,对完全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实行民政救助,解决生活保障问题;在落实扶贫政策上,让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不漏一项,享受帮扶资金不少一分。

▲双龙村石皂易地搬迁安置点
脱贫之路——技能培训,让我小孩端上了“金饭碗”
脱贫者:廖常安
我是一个残疾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由于文化低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干点力气活,工资很低,家里住的旧房子也没有能力改建。扶贫工作队帮我解决了住房问题,还要我的小孩参加劳动技能培训,通过熟人介绍到工厂里务工,每月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很多。扶贫工作队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贫困户解决困难,还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原来的泥巴路现在全都修成了水泥路,建了新村部,改了农用电,架通了通讯网络,维修了水利设施,还帮我们接通了自来水等等。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好大,真是特别感谢扶贫工作队。
找准了贫困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扶贫工作中精准发力。首先,强力推进班子建设,利用2017年换届的契机,重新选举产生新的两委班子,经常与村干部交心通气,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完善制度,用制度约束村干部的工作行为,发现非正常苗头,及时指出并纠正,使村两委班子由乱到治,由治到稳,由稳到强。目前,有村干部5人,班子团结,有凝聚力、有战斗力,近三年来连续被评为荫田镇“优秀基层党组织”。
同时,发展产业,引进浙江老板到村里承包荒山荒地,开发油茶和药材。村两委牵头成立“广发农业专业合作社”,养殖香猪、麻鸭、山鸡,种植迷迭香药材;落实“村社合一”帮扶措施,每个贫困人口除享受产业帮扶补贴外,每年享受“村社合一”返本分红180元;对贫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健全劳动力外出务工,对部分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员联系到村内恒泰公司等种养项目里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4000元,对完全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实行民政救助,解决生活保障问题;在落实扶贫政策上,让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不漏一项,享受帮扶资金不少一分。

▲双龙村石皂易地搬迁安置点
脱贫之路——技能培训,让我小孩端上了“金饭碗”
脱贫者:廖常安
我是一个残疾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由于文化低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干点力气活,工资很低,家里住的旧房子也没有能力改建。扶贫工作队帮我解决了住房问题,还要我的小孩参加劳动技能培训,通过熟人介绍到工厂里务工,每月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很多。扶贫工作队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贫困户解决困难,还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原来的泥巴路现在全都修成了水泥路,建了新村部,改了农用电,架通了通讯网络,维修了水利设施,还帮我们接通了自来水等等。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好大,真是特别感谢扶贫工作队。
(编辑:陈曦 责编:雷昕 三审:张文凯)
-----------------------------------------------------------------------
相关阅读
- ·迷迭飘香产业旺,村民生活香“迭迭”2019-12-23
- ·衡阳这家无刺草鱼丸口感Q弹,尝过你就知道它的好2019-12-20
- ·衡阳这家无刺草鱼丸口感Q弹,尝过你就知道它的好2019-12-20
- ·听过“红桃K果”吗?泡茶泡水好喝又养生2019-10-22
- ·衡阳县这个村有何魅力,荣获“国字号”?2019-10-12
- ·壮丽星空、日出盛景,还有湘夫人的爱情赞歌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