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梅”景独好


  雨后的梅花更显诗意。 ■周围 摄


  东洲岛船山书院内的梅花与仿古建筑相得益彰,犹如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 ■张志伟 摄


  游客在中心公园赏梅。■周围 摄


  石鼓书院腊梅金灿灿。■张志伟 摄


  东洲岛上游客为拍照尝试各种姿势。 ■张志伟 摄


  回雁峰景区梅花盛开。 ■朱希龙 摄


  营盘山红梅迎春绽放,俏丽迷人。■胡亚华 摄


  南湖公园盛开的梅花引来蜜蜂采蜜。 ■周围 摄


  东洲岛----梅花飘香待客来。 ■周围 摄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王青 胡亚华

  2月,是属于梅的季节。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竹、菊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开之后,颜色很丰富,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无论是哪一种色调,在碧水蓝天和古典建筑的映衬下,都能让人一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美。

  那金灿灿的腊梅是梅花吗?其实,腊梅不是“梅”,它和梅花没有任何关系。腊梅和梅花虽然名字当中都有一个“梅”字,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腊梅属于腊梅科,梅花属于蔷薇科。不过,大家把腊梅当做梅花来欣赏也未尝不可,毕竟二者都是迎风傲雪的代表。

  近日,记者当了一回“探梅客”,提前帮大家寻好了赏梅打卡地,不妨根据自己所需,选择适合自己的赏梅地。

  如果想感受古诗词里的韵味之美,记者推荐石鼓书院和东洲岛景区两个景点,或繁花似锦,或星星点点的梅花群簇着石鼓书院、船山书院等古典建筑,花与建筑相得益彰,拍出来的照片犹如一幅幅古色古香的画卷。

  中心公园内的梅树树形不算高,更适合喜欢拍照打卡一族,漫步在公园小道中,两旁的梅花盛开,如粉似霞,煞是喜人。

  南湖公园的梅树长在湖边,梅花倒映在湖水中,又是另一番景致。值得一提的是,南湖的梅树下有休闲靠椅,也是不少情侣的甜蜜约会地。

  在回雁峰景区平沙落雁景点旁,一株株粉色、红色的梅花花繁艳丽,争相绽放,令人流连忘返,不少游人与花同框拍照留影,尽享春天的萌动。

  此时的营盘山公园梅苑广场的红梅正迎风绽放,红瓣黄蕊,清香四溢,据介绍,梅苑广场共栽植红梅30多株,树龄达10年以上。

  据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上述公园和广场外,各色梅花在岳屏公园、西湖公园、太阳广场等城区公园景区均有分布。除腊梅已接近尾声外,其他梅花花期可持续到2月中下旬,市民不妨待天气转好,前去赏梅观景。

  相关链接:

  古代文人如何赏梅?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红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红”,色深红重瓣,凋谢时色亦不淡,树质似红木;“玉蝶”,花白略带轻红,有单重瓣之分,轻柔素雅。成片栽植上万株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红白黄绿相间,形成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香: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掠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形: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枝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条的韵律感。

  韵: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时: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古人认为“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惊蛰”为候,一般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观赏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讲究。

  《梅品》由宋朝张功甫撰写于1194年,专门介绍如何欣赏梅花。据《梅品》曰有二十六宜:澹阴,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上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等情况下,对梅的欣赏就更富有诗情画意。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