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山色似幻化 满城茶香使心安——“助力茶乡向振兴 新闻战线安化行”安化采风活动随记

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馆内。

安化县城一隅。

被薄雾笼罩的安化县城。
文/见习记者彭静 图/李孜
在资水中游、雪峰山北段,一座小城倚山临水而建,一到仲春时节,这里就变得尤为忙碌,小城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清新的茶香,这便是因茶置县、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安化县。4月7日,记者跟随“助力茶乡向振兴新闻战线安化行”采风活动,一探茶叶“点绿成金”的传奇故事。
“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安化境内多山,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全年温和湿润、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茶叶遍布各处、品质上乘。在名茶众多的中国,“安化千两茶”更是享有“世界茶王”和“中国茶文化的化身”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安化黑茶载于唐、兴于宋、贡于明、盛于清,是“储边易马”的官茶,在清代就曾沿着万里茶路远销中亚、欧洲。关于茶叶,这里有着数不清的故事与传承。几百年来,茶马古道上驼铃声声,将安化黑茶载入历史、传向世界。
作为“中国黑茶之乡”,黑茶是安化的底蕴和符号。近年来,安化县以资江为轴心,布局建设黑茶小镇,以茶为基础、旅为媒介、文为内涵、体为活力、康为延伸,大力推进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
因社会变迁曾一度沉寂的安化茶叶,在新时代终于重绽新的光彩。安化依托茶产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路上走得越来越稳健。现在安化是湖南唯一一个茶业综合产值破百亿的县(区),2022年,安化县茶业综合产值高达238亿元。同时,安化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路线取得了显著成果,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态势良好,2022年茶旅产业接待游客9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5亿元。安化茶制作技艺也被更多人关注,2022年,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和茯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今,每年都会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在春光烂漫之时,观万山翠绿、品悠悠茶香。安化茶产业及相关从业人员近40万人,当地还培育了1.5万余名茶艺师,让他们“走出去”推广安化黑茶文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选择回到家乡,从事与茶有关的工作。“茶三代”龚意成硕士毕业后就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创业。采茶间隙,他放下茶篓休息时,指着延绵的茶山说:“这是一份应该坚守的传承,而我们在做的就是三件事:守一座山寒来暑往,守一杯茶青壁相伴,守一颗心只待茶香。”安化通过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让更多人来到安化、了解安化、爱上安化。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土地,滋养了一方百姓。四月的清晨,被薄雾轻笼的安化充满了诗意,一城山水色如梦如幻。但这里不仅有诗意更有着远方,随着太阳一同升起的,还有36万亩茶园里悠扬的采茶歌,大家唱着歌穿梭在茶园中,仿佛一只只蹁跹起舞的蝴蝶。茶香满溢的山头与街道充满着幸福的笑容,清新的香气让这座小城的人们心安。因为他们知道,这缕缕茶香飘向的是更加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