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衡阳 我的奋斗丨雷利琴:推广新技术,提高农民收入

  衡阳日报12月20日讯(刘姗姗)“油菜不局限于榨油,还有多种用途。目前我们正大力推动衡阳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培育出适应机械化生产、油分含量48%以上、油酸含量75%以上的新品种。”近日,市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雷利琴向笔者娓娓道来。雷利琴是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衡阳综合试验站、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站和湖南省油菜技术体系湘中试验站的核心骨干成员。


  ▲雷利琴

  针对制约我市油菜生产瓶颈问题,她所在的油菜科研团队,开展了油菜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油菜“345”生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减轻了油菜种植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展了油菜多功能利用技术研究,发展衡阳市观光农业,促进农旅融合;开展油(肥)稻稻种植模式示范,示范面积2000多亩,辐射面积10万亩;开展油菜新品种筛选选育试验,引进新品种30多个,为衡阳油菜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种质资源。油菜产业现已成为我市继水稻之后的第二大主要产业,产量在省内名列前茅。

  雷利琴自26岁进入市农科院,至今已有9年了。实际上她自18岁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后,就一头扎根在了田地里,她的勤奋刻苦,也让她能够拜入我国著名油菜专家官春云院士门下,并拿到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学位。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油菜地里度过,用行动栓释了青春无悔、青年担当八个字。

  “我热爱我的专业,想到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推广,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就一点也不觉得辛苦。”雷利琴说,“我们青年一代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要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使命。”

  目前,雷利琴团队正在大力推进油菜产业化建设。“通过采用机械化设备,油菜的播种与收割会变得非常轻松,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创新创优油菜多功能利用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雷利琴说。
【编辑:王丹 责编:刘晓飞】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