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湘黄鸡,为何让教授农户牵肠挂肚?


  ▲增设通风和保暖设施的鸡舍。

  ■通讯员贺晓霞 邓雯

  正月十六,当节日的欢歌笑语还在空气中回荡,喜庆的氛围仍紧紧包裹着人们,在衡阳县板市乡充满希望的乡村田野间,一场关乎衡阳湘黄鸡命运的保种育种故事,正静悄悄地拉开大幕。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庆华。他不仅是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的委员,更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月13日,他自己驾车,带着专家团队从广州来到板桥一个偏僻的小村落,探访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农户许建军,多年来一心扑在湘黄鸡的养殖与保种育种工作上,就像一位执着的守护者。

  他们因衡阳湘黄鸡而奇妙结缘,携手踏上了守护和发展湖湘大地这一珍贵地方鸡种的征程,共同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遇:因鸡结缘,梦想初启

  在衡阳县板市乡李子园村,这里的农户祖祖辈辈都有着养殖湘黄鸡的传统。这种鸡体型小巧,羽毛金黄璀璨,肉质鲜嫩多汁、美味可口。

  2019年12月,衡阳湘黄鸡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凭借优良的品质,它不仅是湖南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备受青睐的馈赠佳品,在粤港澳市场也十分畅销。

  然而,随着大量外来鸡种涌入市场,衡阳湘黄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品种特性出现退化杂化现象,市场竞争力大不如前,养殖规模也逐渐萎缩。许建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一心想要重振衡阳湘黄鸡这一优良品种,不惜赌上全部身家,带着老婆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湘黄鸡的保种育种工作中。

  与此同时,远在广东的华南农业大学家禽遗传育种专家聂庆华教授,长期致力于地方家禽品种的保护与选种育种研究。一次偶然的机遇,聂庆华结识了许建军。聂庆华一眼便看出了衡阳湘黄鸡的潜在价值,它不仅承载着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忆,更是拥有独特遗传特性的优质鸡种。许建军虽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却在选种育种技术方面有所欠缺。有了聂庆华的助力,衡阳湘黄鸡的保种育种工作正式开启。

  相知:携手同行,共克难关

  为了推动衡阳湘黄鸡保种育种工作顺利开展,聂庆华即便工作繁忙,也会定期抽出时间前往公司,亲自为许建军等人传授家禽育种技术。

  许建军对湘黄鸡饱含深情,他严格按照聂庆华的指导,对自家鸡舍进行了全面改造。增设通风和保暖设施,精心调整饲料配方。在聂庆华的帮助下,他们通过建立家系、运用先进的基因组学研究手段,一代又一代持续选育湘黄鸡。原本杂化的基因逐渐恢复纯正,育种量也稳步提升。

  在保种工作上,聂庆华运用专业知识,指导子园生态农业建立起衡阳湘黄鸡的种质资源库。每一只鸡的血统、生长性能等信息都被详细记录并建档。他们还挑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湘黄鸡个体,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科学的选配方法,逐步提高湘黄鸡的品种纯度和生产性能。他们对待这些育种鸡,就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严格依照聂庆华的要求进行养殖管理。

  相惜:成果初现,未来可期

  经过4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衡阳湘黄鸡的保种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子园生态农业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为湘黄鸡湖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公司养殖的湘黄鸡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品种特性得到了良好的保留和提升。如今,许建军养殖的湘黄鸡在当地市场供不应求,还借助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与农户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聂庆华深知,没有子园生态农业许建军等人的辛勤付出和全力配合,湘黄鸡保种育种工作不会如此顺利,而子园农业的工作人员对聂庆华也充满感激,他们说聂教授就像一盏明灯,为他们在湘黄鸡保种、育种、养殖的道路上指明了新方向。

  如今,走进子园生态农业的鸡舍,一只只金黄的湘黄鸡欢快地踱步觅食。老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感慨道:“有了聂教授无私的奉献和全力支持,我们的湘黄鸡育种有了新希望,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啦!”大教授与普通农户的这段湘黄鸡奇缘,还将在这片土地上续写下去,为衡阳湘黄鸡这一湖湘独特家禽物种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梁丽君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