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不止“一刻钟”!衡阳各中小学全面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

        ■文/见习记者 彭静 王慧 图/全媒体记者 张志伟

       跳房子、丢沙包、蛇形跑、手势舞、广播体操......伴随着下课铃响起,雁城中小学校园里的琅琅书声就会被欢声笑语覆盖。今年年初,湖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优化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游戏等方式放松休息。

       课间延长,快乐加倍。新学期伊始,全市中小学生迎来PLUS版的课间。15分钟的课间休息让校园里绽放出了更多的精彩。"加长版课间怎么玩?空间不够怎么办?安全如何保障?近日,记者走进衡阳市多所中小学一探究竟。

       开心:解锁课间休息的N种打开方式

       上午9点35分,在市船山实验中学,学生们闻“铃”而动,带着运动设施奔向各班级指定活动区域,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铅球......孩子们玩的项目是“五花八门”,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如出一辙,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随着一阵轻快的歌声响起,绿树环绕的衡山县福田铺乡中心学校的操场上,三百余名师生课间跳起了原创韵律操。该校教导主任陈香告诉记者,这套韵律操由学校老师创作编排,让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增强了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除了各种运动项目,不少学校还利用课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游戏的魅力,捉迷藏、跳房子、丢沙包......承载着几代人童年欢乐的游戏在课间重现生机活力。

       “我赢了我赢了,轮到我们边跳了。”“哇,你丢得好远,看我也丢一个。”“哈哈哈哈哈,追不上我们吧。”......在高新区二塘小学,一到课间,孩子们的笑声便此起彼伏地响彻每个角落。在该校一楼的绿色空间里,该校特意绘制了地面游戏场地,让这里一举成为了全校最抢手的课间乐园,学生们排着队挑战。

       “我最喜欢玩捉迷藏,这学期课间休息延长了5分钟时间,可以有更多时间玩有趣的活动了。”四年级二班的陈曦平兴奋地说。

       室外的课间活动热闹非凡,室内的课间活动也“不甘示弱”。在市船山实验中学,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同学们整齐划一地跟着视频一起做室内韵律操,手掌拍击、手腕转动、手臂拉伸......在有趣的音乐中,孩子们活动了身体,放松了心情。在课间,走进高新区二塘小学的教室,探险棋、积木板、翻花绳等各种益智类游戏让孩子们不亦乐乎。

       当前,在衡阳市各中小学,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课间动了起来、玩了起来,利用各种方式强健体魄、愉悦身心。衡南县云集联合学校明德小学新增了智慧运动监测系统,实时展示孩子运动数据及计时测试排名;衡山县永和乡宝米小学另辟蹊径,打造独具特色的15分钟“植物课堂”;在祁东二中,学校特意购置了两个拉杆式音箱,在课间播放有节奏的跳绳口令,组织感兴趣的孩子们一起跳绳......

       安心:全员上岗护航课间15分钟

       “加长版”的课间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不少担忧。“孩子们安全怎么保证?”“课间休息玩得太开心了,上课能马上进入状态吗?”......不少家长在支持课间活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我们老师全员上岗,每一个课间,每一个活动场景,都有老师轮班负责保护和指导,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市船山实验中学初二年级组组长黄伟介绍,学校还会定期检查各类运动器材,排除安全隐患,并在各班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下楼梯不要你追我赶,小心脚下!”“握铅球手指自然分开,手臂自然下垂,肘关节与肩部平齐。”......在该校校内可以看到,为确保给学生创造更加优质、安全、丰富的体育活动环境,每组学生尽情玩耍和运动的同时,都有老师在旁默默守护,在必要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临近上课,老师们会提醒学生们收心,并与他们一同整理运动器材。

       “我们课间15分钟休息实行3-2-1模式,即前三分钟用来喝水、上厕所,中间十分钟活动,最后两分钟会回响预备铃。”高新区二塘小学德育副校长阳智明说,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从容地规划自己的课间活动,走出教室、拥抱阳光、尽情“撒欢”。

       润心:跟“小胖墩”“小眼镜”说拜拜

       课间多出5分钟,看似微小,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作息节奏适配、课程安排优化等问题,都需要校方审慎权衡,做好学生在校时间的“拆分重组”。

       “我们学校优化了课堂效率与教学安排,例如减少非必要的衔接耗时、整合碎片时间,同时确保课堂内容更加紧凑,没有压缩正常课时,同步保障了教学效果与学生休息。”黄伟说,学校还提前两分钟设置了候课铃声,老师们也会在预备铃响后进入教室,通过趣味互动引导学生及时切换状态,确保孩子们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在衡山县福田铺乡中心学校,为了不影响课程安排、上学和放学时间、体育运动时间,该校从午休时间中“挤”出了这5分钟,提前唤醒孩子进入学习状态。二塘小学则选择打破传统课程时长这一固有模式,利用下午的时间探索长短课,巧妙盘活课程时长。

       “调整之后,孩子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到户外走一走、玩一玩,对身体健康、视力保护都很有好处。”陈女士的孩子正在读四年级,谈及课间的变化,她表示非常高兴。

       好的教育不仅仅要启智明理,也要健体润心。课堂和课间、休息与学习,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延长课间时长、优化课间活动,这蕴含着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智慧考量,体现了对孩子心灵和生命体验的深度滋养。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各中小学还将继续优化课间安排,进一步丰富课间活动内容,扩展课间活动空间,打造优质活动品牌,夯实课间安全管理,确保课间休息在“量”和“质”上都能得到卓越提升。
【编辑:钟文婷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