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衡阳(9)丨如果三国有热搜榜,诸葛亮一定能霸榜!


       ■文/全媒体记者雷昕 制图/曾卉

       如果三国时期有热搜榜,诸葛亮绝对能霸榜,而且是“全民男神”般的存在。

       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发明创造不在话下,既能运筹帷幄,又能治国安邦,即使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衡阳,也能自在玩转“税收、招聘、基建”,在山山水水留下一片孔明潮流。

       【热搜TOP1】KPI担当,为集团搞钱搞粮搞器械

       三国时期,衡阳属于荆州南境。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如破竹拿下荆州南部的四郡。他亲自管理武陵郡,让诸葛亮督管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治所就在临烝,今天的衡阳。

       临蒸,是湘南战略要冲之地,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正是储备粮草军资的大后方。于是,诸葛亮的主要任务就是“督赋”,即管理、调拨赋税,以充实军事所需的粮食和器械等物资。再说得通俗点,就是为刘备集团搞钱搞粮搞器械,简直是集团KPI的硬核担当。

       诸葛亮南下督赋住在哪里呢?据宋《祥符图经》记载:“石鼓山据蒸湘之会,诸葛武侯故宅在焉。”可以说,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石鼓山就是诸葛亮的大本营。他在此召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太守召开会议,并多次亲临一线,调度三郡赋税,保证朝廷军需。

       ▲武侯祠

       【热搜TOP2】HR总监上线,为集团广纳人才

       为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刘备集团需广纳人才,充盈实力。刘备求贤若渴,特委派驻守衡阳的诸葛亮访贤揽才。

       当时,刘巴和蒋琬两大经天纬地之才,在湖南声名远播,诸葛亮主动上门求贤。也就是说,诸葛亮当年在衡阳,不但“要钱、要粮,还要人”。

       先说刘巴。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传颂千古。有意思的是,诸葛亮自己也三顾茅庐,约请一个衡阳人出山辅佐刘备,这个人就是刘巴。刘巴博学多才,为刘备解决入蜀后的财政困难问题,又与诸葛亮等共制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

       再说蒋琬。诸葛亮从石鼓山出发,乘舟溯湘江西上,入祁水,到泉陵访蒋琬。蒋琬闻讯,携弟子迎接拜见诸葛亮。此后,蒋琬成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也是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

       ▲石鼓书院

       【热搜TOP3】到哪儿都是焦点,留下“孔明潮流”

       诸葛亮智商爆表,走到哪儿都是焦点。在衡阳虽然没留下“草船借箭”之类的神操作,但也留下了“孔明潮流”。

        1.武侯祠

       诸葛亮因其曾受封武乡侯,故世称武侯。石鼓山专门建了武侯祠,以表达敬重与追怀。

       不过,武侯祠与石鼓书院的命运一样,屡建屡废,屡废屡建。2007年,衡阳重修石鼓书院时,也重修了武侯祠。

        2.相公堡

       衡南县相市乡,古代名叫相公堡。

       相传,因为耒水在相市穿境而过,流入湘江,运输物资极为便利,诸葛亮把此地当作物流集散转运中心,常来到这里调遣赋税。人们在相公堡建相公祠、相公塔,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亮。

       ▲相市新貌

       3.孔明山

       在耒阳市上架乡、三都镇之间有座山峰,与永兴接壤,海拔虽然580米左右,却是耒阳、永兴、安仁县交界的最高峰,登临山顶,耒阳、永兴、安仁三地皆在脚下。此山本来籍籍无名,因诸葛亮曾在此屯兵、计筹兵事,得名侯憩仙,也叫孔明山、侯计山。

       山上曾有孔明演兵场、旗座、孔明井、孔明车与孔明亭。山上的侯憩仙寺,建于南北朝,扩建于明成化年间,寺址在原诸葛亮议事厅的旧址上,原筑有忠义祠,内有刘、关、张的塑像。此寺于1996年修葺。

       ▲孔明山远景

       ▲孔明井

        4.孔明碑

       在三郡督赋时,诸葛亮先后两次客居耒阳。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南蛮胜利回师路过耒阳,人们在耒阳城区东五里左右的石泊湾河岸上,为其立碑纪功,全称为“汉丞相武侯纪功誓蛮碑”,今称“孔明碑”。不过,当下已无踪迹。

       虽然诸葛亮在衡阳的时间不长,但他的智慧和魅力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无论是武侯祠、相公堡,还是孔明山、孔明碑,至今仍流传着诸葛亮的故事,足见衡阳人对这位三国“全民男神”的喜爱。
【编辑:钟文婷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