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衡阳人丨周树屏:刀光剑影灭狼烟

▲周树屏像。
■蒋昭芒
周树屏,字凤翔,衡山县白果镇桐子坳人。1876年2月25日生于南岳山下一户普通农家。有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早年毕业于衡州中学(又称衡阳府中学),毕业后到郴州香花岭铅锌矿打工。
受辛亥革命影响,胸怀救国救民大志的周树屏,44岁时回乡创办朝宇第一国民小学(后改为白山高小),自任校长,开辟乡村新式教育。
1923年9月,参加了共产党人刘东轩、谢怀德建立的岳北农工会,成为骨干会员,积极参加斗争,为农民工友服务。
1925年6月中旬,青沪惨案发生后,周树屏带领白山高级小学师生参加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衡山分会,声援青岛、上海工人的斗争,白天下乡演讲,晚上提灯游行,在白果地区掀起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罪行的浪潮。
这年年底,共产党员赵国城从安源路矿回到家乡白果,秘密恢复被军阀赵恒惕扼杀的农会组织。周树屏带头参加了农会,并把岳北的教师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与农会一道支援北伐战争。
1926年春,他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几十年的人生探索,使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看到了共产党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年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已是年过半百,但革命热情不亚于青年,有知识有能力又富有革命热情的他担任了衡山地委执委。
9月,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他被选为执行委员,分管工运工作。当时,正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和帮助国民党改组之时,他奉命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担任县党部执委、工运部长,具有了双重身份。工作如虎添翼,他抓住时机在石湾镇、霞流冲煤矿和城关镇等处培养工人积极分子,发展共产党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建立了5个工人党支部。在党员的影响下,广大工人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加工会组织,一时间,当地的工会活动搞得热火朝天。
1926年9月24日,衡山县总工会正式成立,众望所归的周树屏当选为委员长。
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为北伐军进击湖南创造了有利条件。他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建立工人武装,保卫胜利果实。在他的宣传号召下,不久,全县就建立了各行各业的工会50多个,并分别建立了工人纠察队伍。行业工会团结、组织了大批工人群众,使衡山工人运动如同农民运动一样,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农运呼应国民革命发展的大好局面。
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期间,特意于1927年1月来衡山考察,在县总工会听取周树屏的情况介绍后,高兴地赞扬衡山工人运动搞得好、说话“飞灵”。
周树屏趁机又把县知事陈臬源叫喊“县署财政困难,年关快到,各机关团体薪饷无着,问工会农会怎么办?”的情况报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当即向他面授机宜。
第二天,周树屏按照毛泽东的意见,胸有成竹地来到县署衙门,开门见山地对陈臬源说:“县衙既无事干,司法衙门又无官司可打,那就来个裁员简政,把冗员全部遣送回家,省得在此吃冤枉饭。社会治安有我们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负责,县太爷就尽管睡大觉吧。”
这一招果然灵验,几句话说得陈臬源目瞪口呆,觉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个委员长不好对付。从此,再也不敢以叫喊财政困难来刁难工会和农会了。
为了坚决打击对抗农民运动的土豪劣绅,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衡山县惩治土豪劣绅特别法庭于1927年2月下旬成立,周树屏为四个主要成员之一。
作为受尽了土豪劣绅欺压和剥削的农民,他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而梦想中的这一天真的来到了。劳动人民终于扬眉吐气地站在了审判席上,他们的死对头理所当然地坐到了被告席上。
草市假农会头目单杞南、单化民和南岳土豪旷护中很快就被特别法庭审判枪决了。赵恒惕等人的家产也被依法没收。衡山人民感到了当家做主人的欢畅,欢庆的锣鼓声震动了湖湘大地。
周树屏乘胜追击,连续战斗,3月7日,以衡山县总工会的名义在县城文庙大坪召开了万人大会,会后举行反英、反孙(传芳)、反奉以及援助上海工人斗争的示威游行,把全县的工农革命推向高潮。
如火如荼的工农革命运动,吓坏了土豪劣绅,也引起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豢养的反动军阀、政客的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支持下,他们向革命人民举起了屠刀。
1927年4月中旬,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的消息传到衡山,周树屏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他于21日发起并主持召开了全县各公法团体联合反蒋大会,声讨国民党蒋介石的滔天罪行。他冒着倾盆大雨,带领工农群众游行,“打倒蒋介石”的革命口号响彻全城。当时《新衡山周报》报道说:“此举为我邑城破天荒之第一次。”
第二天,周树屏又组织演出第十二幕话剧《蒋介石的反动》,以强烈的讽刺性揭露了蒋介石假革命、真刽子手的丑恶嘴脸。
马日事变后,衡阳也发生了沁日事变,反动派大肆抓捕工农群众,周树屏被悬榜通缉。
然而,周树屏并没有被吓倒,他不顾危险,于沁日事变后的第三天出现在衡山县城,公开举行纪念五卅运动两周年群众大会。他登上讲台,激愤地号召全县工农群众团结起来,讨伐反动派,保卫革命成果。大会还通电声讨罪魁祸首蒋介石与刘岳峙的反革命罪行,同反动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军阀何键视衡山工农运动为心腹大患,命令属下团长俞业裕率一个营于1927年6月2日攻占衡山县城,县总工会、农会、女界联合会等革命团体机关均遭破坏,各负责人也被捕入狱。
面对险恶的形势,周树屏当晚召开工会干部紧急会议,鼓舞同志们的斗争意志,要求大家要经得起今后严峻的考验。他说:“革命者不要怕流血杀头,假如谁被敌人抓了去,一人做事一人当,一定要严守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决不能叛党。”
会上有人问,党的文件和党员的名册怎么办?
他坚定地说:“文件、名册由我保管。同志们放心,就是敌人砍了我的脑袋,也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东西。”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6月中旬,周树屏和县地方执委其他成员一道带领数千工农攻打县城,但是未能成功。
攻城失利后,周树屏带领20多人到安源,奉党的指示转移待命。1927年8月,中共湘南特委派陈芬、毛泽建来衡山建立中共衡山县委,领导武装斗争,准备举行年关暴动。
周树屏立即奉命从江西返回岳北,参加恢复革命局面的艰苦斗争。他与李鸿汉等很快筹建了中共板塘支部,逐个恢复农村基层党组织,掌握工农武装力量,展开小型的镇压反动派的斗争。
12月底,率领革命群众处决了岳北劣绅陈希尧,给反攻倒算的封建势力狠狠一击。惊魂未定的国民党反动派再次贴出悬赏800银元缉拿周树屏的告示。
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同志们劝他再到安源暂避,周树屏深知革命斗争形势越艰险,越需要得力的干部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他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并表示:“如果想避难,就不会从安源回来了,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要在岳北同敌人斗争到底!”
1928年1月,作为湘南起义一部分的衡山年关暴动被敌人的优势兵力镇压下去,党组织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县委机关不得不迁移到衡山与湘潭交界的石坑子宾兰庭家中坚持地下斗争。
湘南特委任命周树屏为衡山县委组织部部长,与县委书记陈芬一道继续寻求武装暴动的力量和时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他们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成立了一支由12人组成的专事惩治反动豪绅、国民党政客和叛徒为主要任务的赤色清乡队,以武装斗争对付白色恐怖,然后回到岳北,筹备武器,恢复整顿党组织,逐渐打开岳北地区的革命局面。
由于党内叛徒彭瓒投敌告密,周树屏于1928年4月2日在剦猪塘曾家大屋召开秘密会议时被敌人突袭捕获,关押在白果街上的育婴堂。敌人妄图从他身上打开缺口,得到全县共产党员名册,一网打尽革命力量,可是威胁利诱、酷刑逼供对他都毫无效果。
敌人恼羞成怒,国民党衡山县署命令岳北团防局于当天夜间将他“就地处决”。当他被敌人押到涓水大桥时,团防局头子对他说:“你死到临头,总有点什么要说的吧?”
他大声说:“有!”
敌人以为他同意作供词,赶紧取来纸笔。谁知他大笔疾飞,写下了《自挽联》: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碧血洒中华,革命精神传世界;共产不畏难,畏难不共产,雄心振岳北,共产实现定他年。
疯狂的敌人见没有了任何希望,就对他下了毒手。周树屏就义后,亲人和当地群众连夜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铁铺五斗排山岭上,时年52岁。
有诗赞曰:
桐梓坳上白果香,
书生救难赴国殇。
惩治劣绅农工兴,
抵制洋货耻勿忘。
游击暴动震岳北,
讨蒋通电吾首倡。
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黄。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