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发布“2024年衡阳市主要气候特点和天气气候事件”

▲2024年夏季,受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湘江干流衡阳城区段水位一度大幅上涨。

▲因夏季暴雨集中,局地发生雨水倒灌。

▲绿化养护人员挥动竹竿扑雪,替树木“减负”。

▲绿化养护人员顶着烈日,全力浇灌苗木。
■文/图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胡亚华
时光荏苒,2024年已挥手远去,令你刻骨铭心的气候事件有哪些?是夏季劈头盖脸的雨水?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超长待机的“烧烤天”?是夏季雨太多,还是秋季雨太少?
2月24日,“2024年衡阳市主要气候特点和天气气候事件”新鲜出炉。报告显示,2024年是个温暖的年份。全市年平均气温19.4℃,较常年同期偏高1.0℃,自1961年以来居历史同期第二高位。冬、夏季气温正常,春、秋季气温为历史第二高。年平均高温日数达54.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5.6天。2024年全市年平均雨日为148.3天,较常年同期偏少9.1天。2024年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470.6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35.5小时,冬、春、夏季日照正常,秋季明显偏多。
夏季暴雨集中,排名历史第三
2024年降水量偏多,时空分布不均,统计显示,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626.3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20.1%,夏季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91.1毫米,仅次于1994年和2002年,较常年同期偏多60.3%。从历史排序来看,衡山、衡东夏季降水打破了历史同期记录;衡阳县居历史同期第二高位;祁东历史第三多;2024年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最大日降水量为344.7毫米,出现在7月28日(衡山),打破了衡阳地区日降水量的极值。
7月26日20时至7月28日20时,衡阳市共有231站降雨,平均降水量215.9毫米,与2006年台风“碧利斯”、2007年台风“圣帕”相比,台风“格美”所带来的累计雨量更大、强降雨范围更广、极端雨强更强。
2024年,对衡阳影响最大的气象事件就是台风“格美”。受其外围云系影响,7月27日至28日我市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受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湘江干流及一级支流耒水、洣水、蒸水相继发生超保证水位、超警戒水位的洪水过程。受强降雨影响,水库水位上涨。全市水利工程总蓄水量为28.58亿方,占可蓄水量的80.91%。祁东县唐福冲水库、上福冲水库、衡阳县斜坡堰水库、衡山县九观桥水库等4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全市86座小型水库溢洪。
整体偏暖且“旱”
年平均气温居史上第二高位
2024年,衡阳整体偏暖,全市年平均气温19.4℃,较常年同期偏高1.0℃,自1961年以来与2023年同居历史同期第二高位,仅次于2021年,气候评价显著偏高。市气象台统计数据显示,年平均气温依次排序为:2021年,年平均气温19.6℃;2023年、2024年为19.4℃;2013年、2022年19.3℃;1998年、2007年19.2℃;2020年、196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19℃。去年高温日数长达54.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5.6天。高温过程主要出现在7月3日至7月26日,7月29日至8月10日,8月20日至8月27日。衡山县最大持续高温天数9天,其他各县市区持续高温天数在21天(衡阳市)—24天(衡东、常宁、耒阳)。衡山县达到轻度高温热害标准,其他各县市区均达到重度高温热害标准。
过去的一年里,或许是夏季“超额”完成了下雨量,气象意义上入秋以后,雨水少得可怜,导致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整个11月,各县市区降水偏少7—9成,尤其是11月24日气象干旱发展到顶峰,全市中旱以上面积约1.08万平方公里,重、特旱面积约0.47万平方公里;11月25日至年底,降水和干旱持续拉扯,胜负难分。
遭遇寒潮侵袭,经历三轮低温雨雪冰冻
2024年,衡阳屡遭寒潮侵袭,三轮低温雨雪冰冻令人印象深刻。受高空槽过境及冷空气的共同影响,1月21日夜间至22日,我市普降暴雪,降雪量9.1—18.6毫米,过程最大积雪深度6—12厘米,过程最低气温-5.7℃—-3.3℃。
2月2日—2月7日,我市出现低温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衡阳县、衡阳市城区、祁东、衡东、南岳、衡山出现短时雨夹雪,全市均监测到电线积冰,过程最低气温在-0.2℃(常宁)—-1.5℃(衡山),南岳高山站最低气温-7.6℃。全市范围出现冻雨,造成山区输电线路及部分路段出现结冰。
2月20日开始,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又出现一次寒潮大风降温降水过程,最低气温降至-2.9℃(衡山23日),阵风7--8级;21日夜间开始,我市自北向南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2日—25日,低温阴雨冰冻天气维持,全市均出现雨夹雪(冰粒)和冻雨,26日本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结束。
市气象台台长陈德桥分析认为,因冷暖气流活跃,导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偏多,副热带高压系统偏强,叠加台风影响,是导致夏季暴雨集中、雨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
这个冬天无缘雪花,何时入春还需再等
衡阳这个冬天缘何不见一片雪花?陈德桥分析,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不合拍,“各唱各的调”,是造成这个冬天衡阳与雪花无缘的主要原因。“眼下,水汽足够了,近地面的气温却已经升高了。”
今年2月起,天气形势发生逆转,由暖干变为湿寒,水汽足了,冷暖气流交汇,雨水淅沥绵长。雨刚停,迎来超级大回暖。站在2月的尾巴上,难道一键将切换至春天的模式?陈德桥表示,尽管目前气温迅速攀升,未来气温总体上升,但是并不稳定,入春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真正的入春还需要满足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条件,需要观察更久的气温情况,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气温不会一直居高不下。据市气象台预报,3月初,将有强冷空气来袭,伴随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到来,将迎来新一轮明显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届时,入春倒计时可能暂时中止,气温腰斩。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