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办事处积极打造老旧小区电瓶车集中充电“新样板”

■吴帅

  “这下好了,政府为我们统一安排了充电点,再也不用为电瓶车充电犯难了!”近日,在衡阳高新区的互助小区中心广场旁,居民刘师傅看着刚安装好的电瓶车集中充电棚,按捺不住欣喜之情。

  互助小区是衡阳高新区较大的安置小区,同时也是一个10多年的老旧小区,居民电动车数量多。然而小区交付时却未配备专门的电瓶车充电设施,不少居民选择飞线充电,这成了“无奈之举”,却也给互助小区安全落下了实实在在的“病根”。

  今年,随着电动车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的深入,为小区消除安全隐患,解决电瓶车充电难的问题已迫在眉睫。然而,受楼间距、绿化等空间影响,以及必要通行条件等限制,电瓶车集中充电对于互助小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2024年4月,互助小区所属衡阳高新区高岭办事处带着问题,开始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小区电瓶车充电治理工作。

  上门入户、屋场恳谈会、面对面“拉家常”......高岭办事处一方面开始广泛收集群众需求;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充电桩运营公司、电网、住建、消防等部门,开始为互助小区“量身定制”加装电瓶车集中充电棚方案,最终明确划定了15个集中充电点位,实现互助小区全覆盖。

  “从最初的要不要装,到该如何装才能得到居民的认可,这也是办事处亟待解决的问题。”高岭办事处副主任李元龙直言,对于居民来说,电瓶车充电是一种“刚需”,既然是刚需,居民们最关心的还是费用问题。

  “通过前期走访,居民们普遍反映在外充电费用较高,长期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李元龙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电瓶车充电普遍是1元钱充3个小时,而安置房有其特殊性,居民普遍收入不高,想要引导居民在外充电,首先就是要将该项目打造成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根据发改委相关文件,规范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充电电价执行,由物业或社区申请报装接电的,执行居民合表--非居民电价。”李元龙表示,办事处通过与电网公司的多次商谈,确定了互助小区加装充电桩电价可按“居民合表--非居民”电价收取,具体价格为0.634元/千瓦时。

  同时,办事处还积极对接充电桩运营公司,提出由办事处聘请2名电瓶车管理员,负责引导、管理居民使用充电桩,以此来降低运营公司的运营成本,而节省下来的费用直接补贴给充电居民。几经商谈,最终与运营公司达成了普通家用电瓶车充电由1元/3小时延长至1元/5小时的收费标准。

  有居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互助小区的充电价格,同样的用电量,在小区充电的费用是在外面充电站充电费用的3--4折左右,基本与在家“飞线”充电费用相当。

  “采用平价惠民模式,是高岭办事处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建成的充电棚,基本由办事处承担服务费,居民充电只需付电费,打造了政企共建服务居民充电新模式,真正做到便民、惠民、亲民。”李元龙介绍,在这个过程中,高岭办事处积累了很多治理新经验,同时,这也是关于老旧小区如何实现有机更新的一次有益探索,更为辖区内其它老旧小区安装集中充电棚提供了有益的、可借鉴的经验。

  据了解,目前,互助小区中心广场、光辉街东侧及小区西区共5个集中充电棚已完成安装调试,即将投入使用,可实现60台电瓶车集中充电。后续的10个集中充电棚也正陆续修建中。同时,高岭办事处也正积极探索小区电瓶车充电管理新模式,努力打造老旧小区集中充电新样板,实现“以点带面”发展新理念,不断满足居民对绿色出行的充电服务需求,为居民创造更加优质、便捷的生活环境,让家门口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编辑:胡苏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