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老情怀”“新潮流”相互交融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周琪

  极具年代风格的建筑、鲜亮的明黄主色调、五彩斑斓的铁路元素和街头涂鸦......这个充满了青春活力的老街区,吸引了许多热衷citywalk、探寻城市角落的年轻人打卡。

  作为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将“南方铁路寻根之旅”与“现代铁路文化创新”相结合,通过对衡阳铁路文化的重塑、社区商圈的自我造血以及保卫里片区的提质改造,实现社区、景区与商区的“完美融合”,打造城市记忆窗口与“潮文化”新地标。
点击查看原图
▲老街、红墙,感受一下城市慢生活。

  “老铁路”的文化新传承

  “保卫里原属衡阳铁路家属房片区,大多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漫步在老街,苗圃社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里”,里弄、街巷的意思,又名闾里、坊,即一种居民组织。古语有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衡阳的“里”,能追溯到抗战时期,当时粤汉铁路局由武昌迁到衡阳,大量北方铁路职工来到苗圃工作,投身保家卫国一线。“保卫里”就是为纪念铁路职工支援抗战、保家卫国而命名的。

  从曾经几十栋老破小铁路人民房,到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特色化、高品质、多业态、慢生活的文化创意街区。它既留存了城市独特的铁路文化记忆,见证了湖南乃至中国铁路恢弘发展历程,又是铁路文化创新传承与文旅融合的新典范,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点击查看原图
▲老式复古铁路站台。

  “老情怀”的热门打卡地

  一座城市的老街巷,是这座城市历史的缩影、文化的沉淀。在保卫里,“铁路文化”被巧妙融合在每一处细节里。老式复古铁路站台、行道灯、时钟、瞭望台,随手一拍就像是回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街口整面墙上,挂着数十张从火车车厢上拆下来,写有始发、终点站名的白色方向牌。再往里走,有创意涂鸦的红砖墙、电线杆,怀旧风扑面而来。

  而距离保卫里老街不远处,还有一处充满年代感的热门打卡地----衡阳铁路博物馆。它由原衡阳铁路管理局旧址改建而成,始建于1950年,现收藏有1600多件展品,包括车站摇铃、手提信号灯、拨号式电话等粤汉铁路的重要老物件,再现了衡阳铁路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来之前在网上做了攻略,都说这一片是活着的老街,来了之后觉得名副其实,处处充满生活气息。”唐玲玲是衡阳师院的大一新生,和同学专程来保卫里拍摄了一组“穿越感”十足的年代照片。

  “新潮流”的文旅新地标

  依托独一无二的院落商业模式,街区内文创、潮玩、书吧、咖啡馆等不同消费的新业态让人目不暇接,每一家都值得细细品味。

  在老街口,一家仿火车头外形的文创店显得格外醒目。店内现有原创文创产品60余种,其中,街景明信片作为店内“招牌”,还可为游客提供文创印章、快速邮寄等服务,人气非常不错。

  “引入优质商业品牌入驻,结合铁路文化、复古里巷风貌和年轻潮流消费,打造特色文化街区。”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及街区现有基础规划商业布局,保卫里将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的文化街区,在这里既可感受人间烟火、市井温暖,又能体验现代潮流风尚、都市繁华。
【编辑:胡苏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