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腾飞,“衡东印章”竞逐广阔新蓝海

■策划/邓明君 统筹/李永民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唐翔 通讯员颜伶俐 王峥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围 通讯员肖亚辉

  “衡东印章遍布全国,产品远销日本、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章文化产业园日生产印章20万枚以上,年产值突破5亿元……”10月14日上午,在“衡东印·信天下”衡东印章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上,当衡东县委书记谭建华报出一个个“硬核”数据时,台下观众听得热血澎湃。

  当天,2024国际印章(衡东)展览会开幕,中国印章文化展览馆衡东馆、衡东印章文化产业研究院、衡东县印章商会揭牌。展览馆内客流如织、人气火爆。本次展会为期2天,参展的全国现代印章生产企业达46家,参展展位近百个,汇聚全国印章产业及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客商逾1000人。

  据悉,本次展览会将展示印章产业的精品佳作,展现印章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内涵,是近10年来中国印章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
点击查看原图


  ◎传承600年,一枚印章“盖”遍全国

  衡东印章,印传千古,信达天下。“衡东印章文化薪火相传,颇有名气。清代嘉庆年间,衡东籍状元彭浚把一枚枚牛角、石头和木头印章带到京城,衡东印章从此登上大雅之堂。”

  据了解,6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衡东印章人,走南闯北,把一枚枚印章从冷门产品,做成了热销货。全国八成以上的印章材料由衡东人生产、加工、销售,还远销日本、韩国、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逾30亿元。

  记者在“印章文化广场”看到,广场入口中央有一个大型的人物雕塑----明代国子监博士文彭雕像。

  据悉,文彭祖籍衡东县大桥镇礼厚村,父亲文徵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彭开创印章篆刻的流派,后人称为“印章流派”的始祖。

  雕像的主体是文彭的全身像,基座正面是文彭先生生平简介。另外三面分别临摹篆刻“七十二峰深处”“琴罢倚松玩鹤”“文彭之印”三枚印章,这是文彭先生的传世佳作。印章文化广场内还设计“名家百印地雕”“印章树池”“印章座椅”等景观,供市民和游客休闲、体验。

  如今,衡东印章人从“走出去”到“聚起来”。为了开掘更为广阔的市场新蓝海,同行们实现抱团发展,致力于将衡东印章产业做大做强,把衡东“印章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不断创新,小印章“撬”动大产业

  衡东印章原以传统的牛角、有机玻璃、木头为主,纯手工制章制模,这类印章主要用于公务,产品单一,颜色单调,市场需求逐渐减少。近年来,衡东印章产业秉承“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

  印章从业者们锐意创新,赋予衡东印章新的时代特点,相继开发办公用印章、中小学生用印章、教师用印章、防伪印章等20多个系列、200多个规格的产品,抢占公务、艺术、工艺、教育、美术、手账等印章市场份额,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与此同时,园区企业在摸索中形成了合理的运营模式,整合相关资源,将线上营销和线下服务有机结合,突破传统地域和销售屏障。接下来,将着力打造印章文创产品,把文旅、文创、研学等新的内涵融入印章文化,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谭建华告诉记者,该县近年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湘商回归,着力打造“印章文化产业园”,注重传承创新、升级提质,拓宽完善印章上下游产业链,小印章“撬”动大产业。

  作为省、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湖南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观摩项目之一——衡东县印章文化产业园园区项目投资20亿元,自2022年8月启动建设,今年9月前完成“中国印章大厦”“印章电商一条街”“印章文化广场”“印章博览馆”等项目建设。园区将打造成为全国印章研发中心、制作中心、展示中心、物流中心、电商中心,进一步彰显衡东“中国印章之乡”的独特魅力。

  在印章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主题分享会上,来自海内外的印章、文旅、篆刻等行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印章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共同挖掘衡东印章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探索衡东印章与文旅产业的完美结合点,为衡东印章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衡东县拥有近200家印章企业,遍布全国印章市场。印章产品逾500种,产品远销日本、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落户衡东印章文化产业园园区企业已有9家,日生产印章20万枚以上,年产值突破5亿元。在湖南省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上,衡东印章文化产业园项目荣获湖南省“湘商回归标志性项目”。
【编辑:胡苏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