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英才故事丨刘振湘:30年坚守,探寻畜禽养殖的“上医之道”

       ■文/图   李少华

  人才档案

  姓名:刘振湘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类别:C类高层次人才

  工作领域:畜牧兽医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湖南是“鱼米之乡”,也是畜牧养殖大省。在乡村振兴中,畜牧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对养殖户来说,最怕的就是动物疫病,尤其是恶性动物传染病,一来如山倒,一切都成空。因此,兽医就是畜牧生产的“守护神”。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振湘教授就是养殖户心中的“守护神”。他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30年,为畜牧生产解决了许多疫病防治技术难题,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他将职业教育视为最神圣的事业,把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服务乡村振兴的崇高事业中,用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养殖户值得信赖的朋友

  近日,刘振湘带着学生来到位于衡阳县板市乡李子元村的衡阳湘黄鸡保种基地,为养殖场疫病防控“把脉问诊”。从2019年开始,该基地对湘黄鸡进行保种和选育,现已完成育种核心群6个世代的提纯与复壮,纯繁形成了4个湘黄鸡标准品系,成为全国最大的湘黄鸡保种和供种基地。为基地提供疫病防控方案的就是刘振湘和他的团队。

  受到身为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刘振湘一直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几个字记在心里。1994年,他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进入条件优越的城市企业,而是毅然回到原耒阳市成人中专,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与技术推广。

  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刘振湘担当起守护动物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角色。他常常奔波于乡间小道,用专业的防疫与检疫技术知识,为畜禽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除了专业技术,畜牧兽医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耐心。”面对文化程度不一的养殖户,刘振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防疫知识,解答养殖户的疑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提升养殖管理水平。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压力大的养殖户时,他还会给予支持和鼓励,成为养殖户值得信赖的朋友。

  1995年,一个养鸭专业户找到刘振湘,养殖场发生了鸭霍乱,希望他帮忙看一看。刘振湘马上带领几名学生来到养殖场,仔细查找病因,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改善了饲养环境。在他们的努力下,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不仅挽救了养殖场的危机,更让刘振湘和他的团队赢得了养殖户的深深敬意与感激。事后,养殖户敲锣打鼓到学校感谢他。这件事让刘振湘很是触动,更加坚定了扎根畜牧兽医专业的决心。

  培养更多优秀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

  刘振湘深知,畜牧生产缺乏大量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在面对动物疫病、饲养管理等问题时,养殖户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急需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唯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让畜牧业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教育是改变现状、推动发展的关键。刘振湘并没有满足于中职教育现状,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投身于高职教育事业。三年后,他来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高职教育的职业生涯。

  为人师者,必先“乐教”。刘振湘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也没有教师自身的发展。在教育岗位上,他坚持“乐教”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学生关怀备至。在学生的眼里,刘振湘教授不仅是一位严师,更是一位慈父。在他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

  为人师者,必须“能教”。刘振湘担任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精心设计课程,力求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的同时,也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人师者,还要“善教”。课堂上,刘振湘总是充满活力,善于运用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19届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龙中义,入学不久就被选为学校养殖场“场长”。在刘振湘等老师的指导下,他把有400多头家畜的养殖场打理得井井有条。毕业后,龙中义回乡创业办起了养殖场,带动乡亲养牛新增收益近1000万元。

  在刘振湘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优秀的畜牧兽医人才。

  科技兴农路上的“追梦人”

  刘振湘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如不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所以,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他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融入教学中。

  上医治未病。30年来,刘振湘一直致力于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研究,探寻畜牧业的“上医之道”,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和生产实践中。他讲授的《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和《动物防疫与检疫》等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深受学生喜爱。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的负责人,其教学效果赢得了校外同行专家、行业企业专家以及学生的高度评价。

  刘振湘潜心教研教改,在对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的研究建设中,他构建了以“模块组合、突出素质、加强实践、产学结合”为指导思想的“一主线两体系”教改方案,打造了工学结合“岗课证融合4-1-1”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的岗位能力更加贴近就业市场需求,就业率达到90%以上。

  近年来,刘振湘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湖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全国规划教材8部,参编7部,获“十二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湖南省优秀教材各1部。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优质网络资源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担任湖南省“双一流”专业群带头人,主持国家重点建设专业1个、湖南省精品专业1个、湖南省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和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项目各1个。获得第八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被评为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衡阳市劳动模范和优秀专家等。

  刘振湘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位心系“三农”的科技工作者。他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三农”。他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完成了《湖南几种主要经济蛇类人工养殖加工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和《湘黄鸡散养组装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获衡阳市科技进步奖5次,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有效地保护了野生资源。

  “在畜牧业的广阔天地里,兽医是那把锋利的剑,斩断疾病的困扰,守护农业的希望。”30年来,刘振湘深入基层,参与科技扶贫和移民培训工作,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利用培训、讲座、技术服务、咨询、编印发放技术资料、送医上门等形式,解决动物疫病防治技术难题,培训养殖人员6000余人次,为技术单位提供决策性意见,为畜牧生产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兴农”的真谛。

【编辑:钟文婷 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