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服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记衡东县洣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艳萍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唐翔
在衡东县有一位全职志愿者,她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公益事业,也把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带给所有人,每次见到她,总是会被她的快乐和笑容感染,她就是张艳萍。
“从2016年加入衡东县洣水志愿者协会开始,我专注于慈善助学、爱心助老、真诚助残、爱心助学等服务,共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400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4000余小时。”在接受采访时,张艳萍告诉记者,“志愿服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逆行而上,防疫一线当“先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应对疫情的三年多时间里,张艳萍与其他洣水志愿者一起录制小视频,倡导市民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科普防疫抗疫知识;连续40多天参与流动人口摸排核查登记,上街宣传相关知识,发放宣传单;联合爱心企业分别向部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县治安大队、特巡警大队、城关派出所捐赠口罩、酒精、84消毒液、艾条等防疫物资。
抗疫医务人员加班加点,任务重、压力大,张艳萍等志愿者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到衡东县人民医院、衡东佰骏博爱医院为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工作人员送上爱心鸡汤。2020年3月,衡阳援鄂医护凯旋,张艳萍等志愿者冒着滂沱大雨驱车60公里,赶到援鄂医护返衡医学观察点,为94名援鄂医护送上热腾腾的荠菜煮鸡蛋。
2021年7月底,疫情再度波及湖南,张艳萍等30余名洣水志愿者连续15天到商铺、超市、宾馆、酒店等市民密集场所,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呼吁商家做好体温测量、口罩佩戴、两码检查、疫苗接种查验等工作。防疫抗疫期间,她们还积极承担防疫物资的配送和搬运工作,将物资发送到村到户,助力贫困村、贫困户抗疫。
关爱“一老一小”,绘就“朝夕美好”
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是最需要社会各界关爱的对象。
张艳萍每次都积极响应协会号召,定期前往各个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活动。她把敬老院生活的孤寡老人当亲人,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帮助老人们洗头发、修剪指甲、量血压、测血糖、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们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每个传统节日前夕,她都会带头捐钱捐物,随协会深入村组,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水果、衣服和应节礼品等物资,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为了照顾年逾八旬的老母亲,她一直住在娘家,陪伴在母亲身边。
农村孩子是洣水志愿者协会的重点关注对象。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只能和老人留守农村,他们比城里的孩子更需要关爱和呵护,张艳萍多次与协会深入农村,“零距离”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留守儿童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她为孩子们送上精心挑选的书籍,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书中获取能量。她还引导孩子们换位思考、互相帮助,养成积极健康的思维习惯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好“生态卫士”,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衡东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洣水河素有“小漓江”之美誉,是衡东人民的母亲河,有着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张艳萍加入衡东县民间河长工作站,成为了一名“民间河长”。她对于自己负责的河段进行常态化巡河,看到岸边垃圾及时清理。她还积极参与“助力河长制,保护母亲河,共创文明城”暨“3·5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带领衡东公益小天使,当好洣水河的巡查员、监督员、宣传员、协调员、联络员;她和协会志愿者们一起走进沿河乡村,引导公众参与河长制工作,推动形成治水合力,推进社会协同治理,为实现“河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年62岁的张艳萍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始终保持着爱心与善意。加入协会来,她每天在平台中捐赠1元钱,连续七年多从未间断过一天,“日行一善”已经成为了她的生活习惯。
“人一辈子很短,很高兴能在有生之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坚持跟随协会将公益践行下去......”张艳萍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身边雷锋·衡阳好人丨刘莹:“社区就似大家庭,居民就像屋里人”2021-04-23
- ·微志愿创享文明,让社区更加美好——记珠晖区东风街道前进里社区志愿服务队2024-05-23
- ·全城招募“垃圾分类体验官” 等你来报名2024-05-16
- ·市文旅志愿服务支队图书分队:这里的志愿服务不一样2024-05-15
- ·“志愿服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记衡东县洣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艳萍2024-05-13
- ·市生活垃圾分类(永清杯)创新创意大赛落幕 26件获奖作品“生动有趣”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