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景如画!衡阳230余万亩早稻开镰收割
衡阳日报讯 (文/图 全媒体记者 许珂) 早稻金黄千重浪,稻花香里丰年至。连日来,衡阳230余万亩早稻迎来成熟收获期,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陆续开镰收割,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
7月11日上午,烈日炎炎。在衡南县松江镇高峰村的稻田里,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金黄色的稻穗颗粒饱满,沉甸甸地低垂着,广袤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将一簇簇饱满的稻穗吸入“腹中”,割穗、脱粒、排草、筛选、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收割完成后,犁田拖拉机开进灌满水的农田,在翻转泥土的同时,连同稻秆一起打碎,成为土壤天然的有机肥......不一会功夫,偌大的稻田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货车车斗内堆满了稻谷。
“这边机器收,那边挖水犁田,谷子送到家里去烘干,马上可以销售,现在种田轻松多了。”田埂旁,刚从收割机上下来的立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阳黎明告诉记者,晚稻秧已经育好,马上可以机插机抛。全程都是机械化,这对农民来说省时、省工又省钱。
自从早稻收割大幕开启以来,阳黎明合作社的水稻收割业务订单纷至沓来。除了在衡南本地开展早稻代收业务,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已拓展到周边县市区,预计将代收早稻面积近1200亩。
如今,机械化已经成为衡阳市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我市督促相关部门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通过机械化作业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粮食损耗,帮助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我市共为2万多名农机手开展技术服务指导,调试检修保养农机具2.9万余台(件),组织830多家农机合作社投入3万余台农业机械加入“双抢”一线,全力满足农民群众耕、种、收各项需求,预计7月底将完成“双抢”工作。
7月11日上午,烈日炎炎。在衡南县松江镇高峰村的稻田里,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金黄色的稻穗颗粒饱满,沉甸甸地低垂着,广袤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将一簇簇饱满的稻穗吸入“腹中”,割穗、脱粒、排草、筛选、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收割完成后,犁田拖拉机开进灌满水的农田,在翻转泥土的同时,连同稻秆一起打碎,成为土壤天然的有机肥......不一会功夫,偌大的稻田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货车车斗内堆满了稻谷。
“这边机器收,那边挖水犁田,谷子送到家里去烘干,马上可以销售,现在种田轻松多了。”田埂旁,刚从收割机上下来的立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阳黎明告诉记者,晚稻秧已经育好,马上可以机插机抛。全程都是机械化,这对农民来说省时、省工又省钱。
自从早稻收割大幕开启以来,阳黎明合作社的水稻收割业务订单纷至沓来。除了在衡南本地开展早稻代收业务,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已拓展到周边县市区,预计将代收早稻面积近1200亩。
如今,机械化已经成为衡阳市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我市督促相关部门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通过机械化作业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粮食损耗,帮助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我市共为2万多名农机手开展技术服务指导,调试检修保养农机具2.9万余台(件),组织830多家农机合作社投入3万余台农业机械加入“双抢”一线,全力满足农民群众耕、种、收各项需求,预计7月底将完成“双抢”工作。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