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阳市共接收船舶生活垃圾23.57吨
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胡亚华)12月13日,记者自市水运事务中心了解到,我市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扎实抓好港口码头的环保建设,做好船舶污染物“应收尽收、应转尽转、应处尽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全市共接收船舶生活垃圾23.5725吨、生活污水707.997立方米、油污水11.8068立方米。
据了解,我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加大日常管理和现场督导力度,督促港口、码头工作人员完善操作规程,确保货物不撒漏、污水不直排、颗粒不扬尘和作业面干净整洁,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坚决采取零容忍态度。今年以来,共发现企业未落实环保措施问题10起,整改10起。采取扎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依据《衡阳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运行监管制度》,组织力量定期在辖区水域内对停靠船舶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掌握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情况,有效堵塞漏洞。指导、督促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接收、转运和处置工作,严禁程序错位、漏收或不收。积极推行船舶“零排放”,确保船舶防污染设施设备加装工作规范有序。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辖区营运船舶共加装生活污水储存舱柜307艘,污油水柜314艘,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23艘。
市水运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鼓励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加快推进货运码头岸电设施全覆盖,提高岸电使用效率;推动港区陆域绿色照明,改造提升港区装卸效率,建设绿色港口;持续巩固码头环保隐患整治改造成果;船舶岸电设施应装尽装、应改尽改;积极调整船舶新能源动力结构;扎实推进水路客运便民停靠点建设,推动服务为民走深走实,努力打造“服务优、效率高、群众满意”的水上交通服务品牌。
据了解,我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加大日常管理和现场督导力度,督促港口、码头工作人员完善操作规程,确保货物不撒漏、污水不直排、颗粒不扬尘和作业面干净整洁,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坚决采取零容忍态度。今年以来,共发现企业未落实环保措施问题10起,整改10起。采取扎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依据《衡阳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运行监管制度》,组织力量定期在辖区水域内对停靠船舶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掌握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情况,有效堵塞漏洞。指导、督促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接收、转运和处置工作,严禁程序错位、漏收或不收。积极推行船舶“零排放”,确保船舶防污染设施设备加装工作规范有序。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辖区营运船舶共加装生活污水储存舱柜307艘,污油水柜314艘,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23艘。
市水运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鼓励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加快推进货运码头岸电设施全覆盖,提高岸电使用效率;推动港区陆域绿色照明,改造提升港区装卸效率,建设绿色港口;持续巩固码头环保隐患整治改造成果;船舶岸电设施应装尽装、应改尽改;积极调整船舶新能源动力结构;扎实推进水路客运便民停靠点建设,推动服务为民走深走实,努力打造“服务优、效率高、群众满意”的水上交通服务品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