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国家卫生城市,让衡阳城市更美好


  城市品质得到提升。


  不断拓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南湖公园环境优美。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贺正香 通讯员宁定忠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罗茂盟

  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

  2021年1月,全国爱卫会印发《关于命名2018--2020年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我市获“国家卫生城市”命名以来,为做好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推进健康衡阳行动,打造卫生城市升级版,我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容卫生干净整洁,综合秩序持续改善,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创卫留给衡阳人民的不仅仅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更为老百姓留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美环境:绿树、高楼、河流、公园、道路相映成景。

  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高效机制

  创卫不易,巩卫更难。衡阳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如何才能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城市荣誉和创建成果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三年来,我市坚持“领导机构不变、工作标准不变、监督考评办法和保障措施不变”,不断完善“巩卫”工作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通知》,成立了衡阳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衡阳警备区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巩卫办”),办公地点和工作机制与原市创卫办保持不变。市巩卫办承担巩卫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综合、督查、考核、迎检等任务。各城区、市直园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国、省驻衡单位成立了巩卫工作机构,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巩卫工作良好格局。

  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工作推进会、专题调度会等会议6次,市级领导每月带队深入街道社区、单位门店、农贸市场以及城中村等地开展“四不两直”暗访督查,协调调度巩卫工作,现场交办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市人大、市政协全力支持,组织机关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巩卫工作,凝聚了强大工作合力。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将巩卫工作作为服务民生的头等大事,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新标准、立足新要求、明确新任务,层层压责任、个个有任务,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推动各项巩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顺利开展。

  根据《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通知》,制定了《衡阳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将巩卫工作纳入绩效评估,科学设置考评指标,由市巩卫办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制定巩卫考评办法。各级各部门认真做好巩卫工作,加强督查考核,自觉服从市、区巩卫办的管理和指导。

  市巩卫办加强日常督查,采取明查和暗访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交办问题、通报检查情况,并督促整改,确保巩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国家卫生城市每一个复审周期顺利通过全国爱卫办复审后,市委、市政府将对巩卫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消极应付、互相推诿影响周期复审通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坚持创建力度始终不减,创建队伍始终不散,创建标准只高不低,创建机制不断创新,一手抓严防死守、严管重罚,一手抓素质提升、机制完善,推进城市管理从突击型向常态型、短期型向持久型、整治型向建设型、治标型向治本型转变,实现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全员发动,全民参与,持续发力

  人心齐,泰山移。国家卫生城市巩固工作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受益者和获利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最广泛地动员和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巩卫工作才有动力和活力。

  创卫成功后,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引发了市民对巩卫工作的强烈共鸣和广泛回应。巩卫工作开展以来,共制作各类巩卫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500条,开展“巩卫知识竞赛”“爱国卫生活动月”等大型宣传活动5个。全市各级各单位充分利用电子屏、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载体宣传巩卫知识,在建筑工地围挡、主要道路路口、医院学校、市场门店、单位小区等广泛设置、张贴巩卫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画,形成了全方位的宣传态势。营造了各个层面宣传、讨论、监督、推动巩卫工作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巩卫工作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的良好局面。

  “衡阳群众”注册志愿者达到140余万人,成为我市巩卫工作的生力军和一道靓丽的风景。走在高新区宽阔的西二环人行道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志愿者们捡起地上的垃圾、杂物,沿街门店的老板主动打扫店外卫生,伴随着巩固创卫成果的号角响起,全市上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全民共创美丽家园的热潮。

  三条碧水满城秀,湘江、耒水、蒸水是衡阳的气质所在。如今,我市的“三江六岸”河道绿水逶迤、蜿蜒而流,岸边垂柳依依、花木葳蕤,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居住在“三江六岸”的人们,隔窗可闻鸟鸣,出门犹如画中游。

  最是蝶变动人心。按照“领导挂帅、条块结合、部门联点、属地管理”的原则,我市实行书记、市长总调度,其他市级领导具体负责包街道,严格落实“包路段、包社区、包单位”网格化管理责任,常态化开展“市直单位包路段”“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活动,全体市级领导结对“包街道”,四个城区、南岳区和二个园区的班子成员分别“联社区”,把巩卫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在疫情防控期间,巩卫网格化管理机制即时转为抗疫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城区建立起“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防控体系,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推动形成了“党政主防、部门联防、社会共防、民众自防”的联防联控工作格局。形成了“典型引领、全面推动”的巩卫工作格局。

  大力开展卫生单位创建,引导各单位和市民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路长制、街巷长制、楼栋长制,集中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周五“全民卫生大扫除”活动,群众对巩卫的支持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我市先后邀请巩卫专家辅导,组织市、区级巩卫专题培训10余次,开展2021版国家卫生城市新标准、新要求、新程序、新指标、新数据的专业指导、培训讲座,进行标准解读,传授方式方法。结合相关专家的指导意见和其他地市的经验,印发了2021新版《国家卫生城市》评审管理办法和标准,编印了《衡阳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方案》、巩卫复审项目重点内容和复审相关资料任务清单,以及线上评分标准数据、来源及现场评价表。通过专家指导、专业培训,全市巩卫骨干力量不断壮大,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集中力量开展农贸市场、“六小”行业、老旧小区等专项整治攻坚战,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抠细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提升。市区两级组织巩卫督查300余次,发布通报30余期,交办问题200多个。通过“四不两直”“回头看”等手段,力促问题及时整改到位。运用考核奖惩办法、负面清单、通报等方式,层层压实巩卫责任。

  努力推动衡阳向健康城市迈进

  衡阳创卫历程充满艰辛,巩固创卫成果的路子,我们衡阳人走得也很艰难而执着,但从不轻言放弃。而市委、市政府也向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改善了衡阳的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让衡阳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我市自2021年9月开始被确定为国家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城市以来,在省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勇于担当先行先试使命。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动员会和推进会。组建了工作专班和50人的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库,建立了联络机制,明晰了工作路径。在全国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地区工作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并具体承担了国家对湖南省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考核任务。2022年,衡阳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经验和一项公共政策评估案例被国家健康教育中心编入《全国健康影响评估案例汇编》。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精神,不断强化爱国卫生组织领导,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爱卫投诉机制,设立12345政府热线和市巩卫热线电话,及时关切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度达到93.36%。2022年接到市民反映市容环境问题工单共计2715件,平均每月工单约226件,工单及时办结率为100%,市民满意率达99.99%。

  市容环境得到有效优化。一是推进源头减量,垃圾分类成效初显。不断拓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高新区和石鼓区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域推进,其他城区在去年示范片区的基础上,分别新增一个街道作为生活垃圾示范片区,示范效应不断增强。二是加大行业指导,提高清扫保洁质量。督促各城区严格实施道路作业“五定五净”、公厕管护“五无三净一到位”、垃圾站房“三净一有”、果皮箱“两净一无”等标准作业,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提高。三是紧盯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先后开展的垃圾运输车、果皮箱、保洁车、垃圾桶、公厕管护专项整治,提升了设施管护水平,同时结合“补窗行动”“雁阵行动”“清洁雁城行动”三大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重点解决了社区卫生质量不高、道路果皮箱管护不到位、公厕设施设备损坏、垃圾中转站异味重、环卫工人焚烧垃圾等一系列难点和堵点问题。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一是近3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二是环境空气质量和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指标,2020--2022年,AQI指数100的天数,分别为337天、334天、318天,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我市于2013年建成运营湖南省第一家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全市医疗废物统一由其收集集中处置并已实现全覆盖,无医疗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情况。

  积极开展职业健康达人和职业健康示范企业创建。2021--2022年,通过开展“职业健康达人”和“健康企业”评选,有72人获得市级“职业健康达人”荣誉,16家企业获得市级“健康企业”命名,其中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中核272铀业有限公司分别获得省级“健康企业”称号。“职业健康达人”和“健康企业”的典型示范效应感染着身边的人,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工作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取得长足进步。

  我市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城市基础设施还不配套,城市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等。

  国家卫生城市是城市卫生工作的最高荣誉,是评价和反映一个地方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巩固创卫成果,不仅是为了捍卫城市荣誉,更是以人为本,为了让百姓在更干净美丽的城市中生活,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实惠。2021版《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第五章(复审)中明确了全国爱卫办建立每季度定期抽查制度,在每3年为一个复审周期内,每季度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国家卫生城市开展复审工作,3年实现全覆盖。复查形式以暗访为主,第一次复查不合格者,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第二次复查不合格,将撤销其荣誉称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的生动实践中,将在巩固提升创卫成果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