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善治之城,提升幸福指数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创文的主旋律在衡州大地持续回荡。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你我共同参与。

温家台社区旧貌换新颜。

天蓝水清。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小青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围 张志伟 王皓永
三江六岸风光旖旎,公园广场设施完善,沿街小巷干净整洁,市民举止文明有礼......穿行于三月的衡州大地,目光所及,皆是美景;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彰显着这座城市文明的气息。
美丽的华章,往往是不懈付出的回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衡阳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打造善治之城。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一处处可喜的变化,共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幸福指数,让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结出幸福的硕果。
描绘一张蓝图,高位推动路径清晰
社会治理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需要与时俱进。
近年来,中央、省委赋予了衡阳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衡阳还陆续把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等一张张闪亮名片收入囊中,这意味着衡阳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迈向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的助力,而社会治理又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路径。因此,衡阳社会治理的蓝图应与衡阳新的发展目标相匹配。
衡阳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定位为“一号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始终践行“创建为民”理念,带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在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中,以势不可挡的攻坚合力,向幸福出发,向全国文明城市阔步迈进。
衡阳创文的决心是坚定的,行动是坚决的。每年,衡阳都会举行高规格创文推进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高位推动;每年,衡阳都要表彰一批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持续提升群众文明创建积极性......衡阳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同心协力,脚步不停歇、拧成一股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旋律在衡州大地持续回荡。
出台一部《条例》,文明创建有规可依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文明组成,更是文明创建的抓手。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规范文明行为,引领和促进社会进步,2022年3月1日,衡阳首部规范文明行为的地方性法规----《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条例》的施行,对于规范市民行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加强城市管理、推动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幼儿乘客让座,节约使用水、电、气等资源......城市文明,就藏于一言一行的细节之中。该《条例》共5章35条,内容细致具体,主要就使用范围、基本原则、组织实施、社会参与、文明餐桌、文明鼓励、公共场所秩序、公共卫生、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网络文明、校园文明、联动机制、表彰奖励机制、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了规定。
该《条例》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扶危济困、助学助残、救灾赈灾等“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从而推动“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建立志愿服务积分激励制度。开展“衡阳群众”志愿服务活动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
知是行之始,知法是守法的前提和基础。
“您知道《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了吗?”“让文明行为从我做起吧。”......
一时间,衡阳众多单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条例》的具体内容,引导大家告别陋习,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做文明群众。
接过宣传册,得知《条例》出台的消息,市民李先生对此“点赞”:“我觉得通过宣传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我更加清楚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大家共同参与,衡阳就会更美好!”
如今,《条例》在衡阳全市范围内家喻户晓,文明行为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发行为。
推行一套标准,创文水平持续提升
文明创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衡阳引入“标准化”理念,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精细文章,不断提升创文水平。
衡阳出台的《关于开展城乡治理标准化的实施意见(试行)》,从城区治理、乡村治理、交通治理、市场经营治理及公共安全治理五大领域实施标准化建设,发布了第一批25个大类、106个项目的工作标准,让看似纷繁复杂的城乡治理全面有“标”可依、有章可循,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雁峰区白竹皂社区是原国有企业衡纺机厂的家属区,企业改制、时光变迁,4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这里逐渐破败成了“脏乱差”的小区。
从2021年11月开始,白竹皂社区迎来了老旧小区标准化改造的契机。泥泞坑洼的小区道路变成了崭新的柏油路和规范的绿化带,楼栋外墙粉饰一新,家家户户统一更换了下水管道,还统一安装了不锈钢防盗网,荒草遍地的足球场成了整洁亮眼塑胶健身场所,小区增加了色彩鲜艳的儿童乐园、画线规范的停车场、颇具特色的文化墙和宣传栏、粉饰一新的电动车集中充电房、干净清爽的居民议事大厅。
随着城乡治理标准化的推进,雁峰区白竹皂社区、珠晖区新风里社区、蒸湘区温家台社区等一个个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石鼓区三星村、衡山县双全村、衡东县李花村等一个个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成为衡阳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标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在创文的征途中,有一股力量不得不提,那就是“衡阳群众”志愿者的力量。目前,全市注册“衡阳群众”志愿者达140余万人,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志愿者服务队伍全覆盖。
衡阳出台了《衡阳市“衡阳群众”志愿者星级认证及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制度化为保障,从精神和物质层面给予志愿者嘉许,丰富“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内容,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观念,凝聚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正能量。
践行一种理念,绿色雁城宜居宜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住陆家新区的刘女士每天傍晚要带着孙子到家门口的网红打卡地中心公园游玩,呼吸新鲜空气。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越来越多像刘女士这样的衡阳人正享受着如此惬意的生活。
近年来,衡阳始终坚持城市发展与管理并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衡阳按照“科学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的原则,持续推进城区“三清三建”改造。随之而来,沿江风光带“亮化工程”、老城区“洗脸、清废、理线、治癣”等系列活动全面铺开;幸福河、松梅湖、酃湖公园、雁栖湖公园等4个黑臭水体整治取得成效;城区“三江六岸”沿河布绿、建园......这一处处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等重量级生态名片越来越多,规格也越来越高。
今天的衡阳,正迸发着澎湃的活力。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百姓乐业,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
相关阅读
- ·身边雷锋·衡阳好人丨刘莹:“社区就似大家庭,居民就像屋里人”2021-04-23
- ·微志愿创享文明,让社区更加美好——记珠晖区东风街道前进里社区志愿服务队2024-05-23
- ·全城招募“垃圾分类体验官” 等你来报名2024-05-16
- ·市文旅志愿服务支队图书分队:这里的志愿服务不一样2024-05-15
- ·“志愿服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记衡东县洣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艳萍2024-05-13
- ·市生活垃圾分类(永清杯)创新创意大赛落幕 26件获奖作品“生动有趣”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