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村集体经济 衡阳在行动丨祁东长安村:一片油茶林带“活”村集体
记者唐翔 实习生李欣辰
“2年内,这片油茶林就会进入盛产期。届时,一亩油茶地可产1000公斤鲜果,1公斤油茶鲜果可以卖到4元钱,这些油茶果就真的成为老百姓的致富果了......”9月8日,祁东县石亭子镇长安村油茶基地,该村原党支部书记陈连生望着眼前3150亩绿油油的油茶林感概万千。
“这片油茶林让长安村集体经济活起来了,更让村民富起来了!村民们既可以供地入股,也可以技术入股,还可以来基地务工......相当于村集体的一座财富金矿。”陈连生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油茶产业是长安村集体经济的主攻产业。2013年3月,陈连生引领创办祁东县连生、伍松两个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全县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在他的带领下,立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实际,创新发展理念,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将长安村3150亩马尾松稀疏残次林改种油茶,并将油茶产业作为长安村特色产业项目。2014年,依托“一村一品”计划的顺利实施和石亭子镇两级的积极争取,油茶基地被列入省级国土开发整理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在省林科院专家指导下,修建了环山公路、蓄水山塘水库、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探索出了一条“村集体+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油茶发展管理模式,即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由合作社负责统一流转、开发、供苗、统一技术、管理和销售,村民参与集体分红,基地优先聘请贫困户对油茶进行日常管理。
“我们做这些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石亭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前介绍,村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得到了有效解决,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突破了100万元。
与此同时,利用村里水资源优质和丰富的特点,长安村还大力发展鱼苗孵化产业。成立渔业合作社,主要孵化四大家鱼和鲜子(刁子)等特色鱼苗。通过分散养殖、集中孵化、统一销售、按量分红的集体经济模式,鱼苗供不应求,主要销往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等省区。2021年,全村孵化鱼苗年产量超过400亿尾。
“这些年来,村里的干部耐心细致,不忘初心,围绕产什么,销什么,分多少,赚多少,全力将集体经济带来的收益真正落实到老百姓家里。”陈前说,“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大产业面积,提升产品质量,让产品更有竞争力,让村里更有实力。”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为了更加有效地将村集体和村民闲置资产资源利用起来,长安村积极发展创业基地、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等项目。近年,长安村在素有“古永州八景”之称的“烟江石燕”烟江河道旁建起了“长安村农家乐”,依托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走在“以资本经营、资源经营、搞活集体土地经营,以地生财”这条道路上,长安村的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的腰包鼓了,生活环境更美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更强了。
【记者手记】发动群众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长安村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一直把发动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在村党支部“头雁效应”的激发下,全体村民主动参与其中,并始终把全村93户323名原贫困户放在重点关心支持的位置上。
2020年,村民们在该村油茶专业合作社领取劳务工资达60万元,18名长期合同工全部顺利实现脱贫。长安村集体经济长足发展的背后,是百姓群众有地出地、有钱出钱、有智出智、有力出力,一起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信心与决心。
勠力同心、抱团前行,方能越过万重山。令人欣喜的是,在农家乐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其所需土地由村民们无偿提供。正是这种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才让长安村集体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
“2年内,这片油茶林就会进入盛产期。届时,一亩油茶地可产1000公斤鲜果,1公斤油茶鲜果可以卖到4元钱,这些油茶果就真的成为老百姓的致富果了......”9月8日,祁东县石亭子镇长安村油茶基地,该村原党支部书记陈连生望着眼前3150亩绿油油的油茶林感概万千。
“这片油茶林让长安村集体经济活起来了,更让村民富起来了!村民们既可以供地入股,也可以技术入股,还可以来基地务工......相当于村集体的一座财富金矿。”陈连生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油茶产业是长安村集体经济的主攻产业。2013年3月,陈连生引领创办祁东县连生、伍松两个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全县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在他的带领下,立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实际,创新发展理念,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将长安村3150亩马尾松稀疏残次林改种油茶,并将油茶产业作为长安村特色产业项目。2014年,依托“一村一品”计划的顺利实施和石亭子镇两级的积极争取,油茶基地被列入省级国土开发整理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在省林科院专家指导下,修建了环山公路、蓄水山塘水库、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探索出了一条“村集体+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油茶发展管理模式,即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由合作社负责统一流转、开发、供苗、统一技术、管理和销售,村民参与集体分红,基地优先聘请贫困户对油茶进行日常管理。
“我们做这些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石亭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前介绍,村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得到了有效解决,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突破了100万元。
与此同时,利用村里水资源优质和丰富的特点,长安村还大力发展鱼苗孵化产业。成立渔业合作社,主要孵化四大家鱼和鲜子(刁子)等特色鱼苗。通过分散养殖、集中孵化、统一销售、按量分红的集体经济模式,鱼苗供不应求,主要销往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等省区。2021年,全村孵化鱼苗年产量超过400亿尾。
“这些年来,村里的干部耐心细致,不忘初心,围绕产什么,销什么,分多少,赚多少,全力将集体经济带来的收益真正落实到老百姓家里。”陈前说,“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大产业面积,提升产品质量,让产品更有竞争力,让村里更有实力。”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为了更加有效地将村集体和村民闲置资产资源利用起来,长安村积极发展创业基地、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等项目。近年,长安村在素有“古永州八景”之称的“烟江石燕”烟江河道旁建起了“长安村农家乐”,依托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走在“以资本经营、资源经营、搞活集体土地经营,以地生财”这条道路上,长安村的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的腰包鼓了,生活环境更美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更强了。
【记者手记】发动群众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长安村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一直把发动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在村党支部“头雁效应”的激发下,全体村民主动参与其中,并始终把全村93户323名原贫困户放在重点关心支持的位置上。
2020年,村民们在该村油茶专业合作社领取劳务工资达60万元,18名长期合同工全部顺利实现脱贫。长安村集体经济长足发展的背后,是百姓群众有地出地、有钱出钱、有智出智、有力出力,一起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信心与决心。
勠力同心、抱团前行,方能越过万重山。令人欣喜的是,在农家乐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其所需土地由村民们无偿提供。正是这种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才让长安村集体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