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乐胜:聚力“三强一化”,展现头雁担当
记者周瑞华 通讯员袁毅华
“常宁将坚决贯彻衡阳市党代会精神,坚持工业领航、绿色崛起、城乡协调、民生共享,以跻身全省经济十强、迈进全国经济百强为目标,在推进衡阳三强一化建设中走在前、当主力,为衡阳建设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常宁力量。”10月13日,常宁市委书记吴乐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做强县域经济中,常宁市将展现头雁担当,争当“千亿产业链”建设的排头兵。重点抓好有色金属、纺织服装两大产业链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与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全国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湘南纺织产业基地建设投产,完善全产业链的牛仔服饰产业生态。力争到“十四五”末,两大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在衡阳率先建成千亿产业链。
争当“五好”园区建设的排头兵。建设国家级园区,对标“五好”目标,聚焦“五强”发力,抓好水口山经开区调区扩区、基础提质、项目建设、赋权强园,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力和综合承载力,为衡阳产业雁阵打造更强支撑点和增长极。
争当产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抓好产业平台建设,做大供应链金融规模,完善高标准环保平台、社会化外贸服务平台、产业链保税仓、智慧型园区管理等平台,为高质量发展创新赋能。
争当县域绿色崛起的排头兵。毫不松懈地抓好污染治理,巩固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加大有色、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降耗,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时,常宁还将在城乡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进一步强化头雁担当。突出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油茶、茶叶特色产业发展,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运营上加大力度,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升级,做好“红色基因、古色文化、绿色康养、金色田野”文章,提升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以人民为中心,抓好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促公平工作,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五位”等“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常宁将坚决贯彻衡阳市党代会精神,坚持工业领航、绿色崛起、城乡协调、民生共享,以跻身全省经济十强、迈进全国经济百强为目标,在推进衡阳三强一化建设中走在前、当主力,为衡阳建设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常宁力量。”10月13日,常宁市委书记吴乐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做强县域经济中,常宁市将展现头雁担当,争当“千亿产业链”建设的排头兵。重点抓好有色金属、纺织服装两大产业链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与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全国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湘南纺织产业基地建设投产,完善全产业链的牛仔服饰产业生态。力争到“十四五”末,两大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在衡阳率先建成千亿产业链。
争当“五好”园区建设的排头兵。建设国家级园区,对标“五好”目标,聚焦“五强”发力,抓好水口山经开区调区扩区、基础提质、项目建设、赋权强园,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力和综合承载力,为衡阳产业雁阵打造更强支撑点和增长极。
争当产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抓好产业平台建设,做大供应链金融规模,完善高标准环保平台、社会化外贸服务平台、产业链保税仓、智慧型园区管理等平台,为高质量发展创新赋能。
争当县域绿色崛起的排头兵。毫不松懈地抓好污染治理,巩固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加大有色、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降耗,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时,常宁还将在城乡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进一步强化头雁担当。突出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油茶、茶叶特色产业发展,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运营上加大力度,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升级,做好“红色基因、古色文化、绿色康养、金色田野”文章,提升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以人民为中心,抓好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促公平工作,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五位”等“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