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衡阳 我的奋斗丨陈修武:“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之翼
衡阳日报11月6日讯(记者胡建军)“火龙果属于多年生的爬藤性多肉植物,不像其他果树有木质主杆和枝条,容易形成较大的树冠,进行适当剪枝才能促进火龙果主枝的生长和壮大......”近日,在衡阳县井头镇仁德村志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水果种植基地,负责人陈修武正向村民讲解火龙果的剪枝要领。
眼下虽渐入初冬季节,但志宏农业仍是一派繁忙景象。陈修武介绍,这个季节除了种植一些时令蔬菜外,还要对火龙果、无花果、桃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并补充肥料,这样果树来年才有好的长势。

▲陈修武(右一)向村民讲解火龙果剪枝要领
“我注意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推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建立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业态。让我觉得发展高效农业,在乡村振兴中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陈修武说。
今年40岁的陈修武,2013年回乡创建了衡阳志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流转村里及周边的3000多亩土地,陆续投入资金4600余万元,目前公司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以“种养平衡、资源利用”的生态循环种养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发展生猪、蛋鸡、湘黄鸡养殖;特色蔬菜水果种植、生态休闲观光及农特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农业,有效运用“农业+旅游+文化+教育+工业+互联网”。
近年来,在陈修武的带动下,仁德村及周边有2000多人投身种养殖业。志宏农业先后建立了无花果种植扶贫基地3个,湘黄鸡养殖基地2个,提供就业岗位上千个,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年增收300多万元。同时,他还免费给村民发放种苗、猪苗、鸡苗、鱼苗、牛仔、羊羔等生产资料,让村民进行小范围的种植、养殖和加工,并为其建立生产档案,全程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后续统一按高于市场价格5%进行兜底回收。
村民王建平、刘国秀在志宏农业的帮助下,利用房前屋后山地,每年放养10000多只土鸡,每月配送800余只土鸡和6000个鸡蛋至定点的餐饮企业,每月有6000多元收入。
眼下虽渐入初冬季节,但志宏农业仍是一派繁忙景象。陈修武介绍,这个季节除了种植一些时令蔬菜外,还要对火龙果、无花果、桃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并补充肥料,这样果树来年才有好的长势。
▲陈修武(右一)向村民讲解火龙果剪枝要领
“我注意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推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建立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业态。让我觉得发展高效农业,在乡村振兴中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陈修武说。
今年40岁的陈修武,2013年回乡创建了衡阳志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流转村里及周边的3000多亩土地,陆续投入资金4600余万元,目前公司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以“种养平衡、资源利用”的生态循环种养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发展生猪、蛋鸡、湘黄鸡养殖;特色蔬菜水果种植、生态休闲观光及农特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农业,有效运用“农业+旅游+文化+教育+工业+互联网”。
近年来,在陈修武的带动下,仁德村及周边有2000多人投身种养殖业。志宏农业先后建立了无花果种植扶贫基地3个,湘黄鸡养殖基地2个,提供就业岗位上千个,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年增收300多万元。同时,他还免费给村民发放种苗、猪苗、鸡苗、鱼苗、牛仔、羊羔等生产资料,让村民进行小范围的种植、养殖和加工,并为其建立生产档案,全程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后续统一按高于市场价格5%进行兜底回收。
村民王建平、刘国秀在志宏农业的帮助下,利用房前屋后山地,每年放养10000多只土鸡,每月配送800余只土鸡和6000个鸡蛋至定点的餐饮企业,每月有6000多元收入。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