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阳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
1924年5月,中共湘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后,在衡阳成立了中共衡阳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成员由湘南地方执委兼任。衡阳地方执委隶属湘南地方执委,下辖车江特委和76个城乡支部,盛期党员发展到1094人。
在衡山,1925年9月,李维汉、戴述人派刘爱农、戴沥本由衡阳回衡山,建立了衡山党小组。翌年2月,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由刘爱农组建了中共衡山县特别支部。8月,正式成立了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至“马日事变”前,全县基层支部发展到52个,党员有1200多人。
在耒阳,党的“一大”后,贺恕、蒋啸青、刘泰等人分别在长沙、衡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由刘泰组建了中共耒阳支部。1925年2月,成立了湖南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盛期,执委下辖32个基层支部,党员发展到250多人。
在常宁,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先后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的李佳竹和李成蹊,于1926年7月在县城考棚成立了中共常宁县特别支部。同年11月成立特支委员会。1927年3月,常宁特支改为中共常宁地方执行委员会,党员发展到25人。
在祁阳,从广州农讲所结业被中共湘南区委派遣回到家乡的雷晋乾,于1926年1月在祁阳第一高等小学建立了中共祁阳县特别支部,党员发展到26人。
在水口山,由于反动当局对工人运动的镇压,初创时期的党组织遭到破坏。直至1926年9月,经湖南区委批准,成立了中共水口山地方执行委员会。“马日事变”前,发展党员近200人,设立了7个支部。
这一时期,衡阳党组织发展到近200个党支部,3000多名中共党员。
(记者伍施施整理资料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在衡山,1925年9月,李维汉、戴述人派刘爱农、戴沥本由衡阳回衡山,建立了衡山党小组。翌年2月,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由刘爱农组建了中共衡山县特别支部。8月,正式成立了中共衡山地方执行委员会。至“马日事变”前,全县基层支部发展到52个,党员有1200多人。
在耒阳,党的“一大”后,贺恕、蒋啸青、刘泰等人分别在长沙、衡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由刘泰组建了中共耒阳支部。1925年2月,成立了湖南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盛期,执委下辖32个基层支部,党员发展到250多人。
在常宁,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以省农运特派员身份先后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的李佳竹和李成蹊,于1926年7月在县城考棚成立了中共常宁县特别支部。同年11月成立特支委员会。1927年3月,常宁特支改为中共常宁地方执行委员会,党员发展到25人。
在祁阳,从广州农讲所结业被中共湘南区委派遣回到家乡的雷晋乾,于1926年1月在祁阳第一高等小学建立了中共祁阳县特别支部,党员发展到26人。
在水口山,由于反动当局对工人运动的镇压,初创时期的党组织遭到破坏。直至1926年9月,经湖南区委批准,成立了中共水口山地方执行委员会。“马日事变”前,发展党员近200人,设立了7个支部。
这一时期,衡阳党组织发展到近200个党支部,3000多名中共党员。
(记者伍施施整理资料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