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登峰:强优势、补短板,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记者唐翔
今年来,祁东县紧紧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突出抓好扩大内需和产业项目建设,正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立项一批”的要求,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力争进度排名在全市七县(市)中保二争一,5000万以上重大项目均衡入库,项目新增入库数及建设进度超额完成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活动目标任务,积极为衡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祁东力量。”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祁东县委书记杜登峰满怀信心地说。
2021年,祁东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2个(续建项目35个,新建项目27个),总投资37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2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12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5亿元。计划年内完成新规划储备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其中深度开发能转化为重点项目的12个,正加强规划储备PPP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合作。
“强优势、补短板,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谈及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项目建设时,杜登峰表示,将培植优势产业,大力扶持产业龙头和突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掘自身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潜力,做大做活市场,如黄花小镇、温氏畜禽一体化养殖加工等项目是祁东县的优势特色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发展品;补足短板项目,用足相关政策红利,聚焦市政、交通、能源、信息、旅游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和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关键领域补短板;精简欠优项目,为提升全县重点项目质量,坚持“三不入,类似合”原则,即县重点工程项目年内不能启动的不入、年内不具备开工条件的不入、小的项目不入,责任单位相同、概念相同等项目合并;储备未来项目,积极对接国家、省、市政策,结合全县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策划包装一批优质项目,并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今年来,祁东县紧紧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突出抓好扩大内需和产业项目建设,正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立项一批”的要求,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力争进度排名在全市七县(市)中保二争一,5000万以上重大项目均衡入库,项目新增入库数及建设进度超额完成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活动目标任务,积极为衡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祁东力量。”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祁东县委书记杜登峰满怀信心地说。
2021年,祁东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2个(续建项目35个,新建项目27个),总投资37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2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12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5亿元。计划年内完成新规划储备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其中深度开发能转化为重点项目的12个,正加强规划储备PPP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合作。
“强优势、补短板,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谈及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项目建设时,杜登峰表示,将培植优势产业,大力扶持产业龙头和突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掘自身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潜力,做大做活市场,如黄花小镇、温氏畜禽一体化养殖加工等项目是祁东县的优势特色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发展品;补足短板项目,用足相关政策红利,聚焦市政、交通、能源、信息、旅游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和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关键领域补短板;精简欠优项目,为提升全县重点项目质量,坚持“三不入,类似合”原则,即县重点工程项目年内不能启动的不入、年内不具备开工条件的不入、小的项目不入,责任单位相同、概念相同等项目合并;储备未来项目,积极对接国家、省、市政策,结合全县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策划包装一批优质项目,并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