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眼井社区:“三清三建”除旧貌 文明花开换新颜

  记者周瑞华 实习生倪子昀

  “今年5月中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社区为居民群众办事实,把小区的楼道灯全部装好,装了近160盏。居民高兴地说:老旧小区的楼道亮堂了!”7月13日,雁峰区天马山街道苏眼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周超向记者介绍。

  苏眼井社区地处衡阳中心老城区,有75栋居民楼,曾是全市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的重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度是全市的样板社区。2000年后,因为基础设施逐渐老化、破败,辖区内改制企业多,一些家属楼缺乏维修,环境复杂卫生差,小区靓丽的“容颜”似“雨打风吹去”,居民群众的意见越来越多。

  “三清三建”打基础

  “一改四升”除旧貌

  自2018年起,雁峰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三清三建”升级版工作。苏眼井成为改造重点,在清违建、清垃圾、清管线和建路、建园、建绿的基础上,按照“实用、舒适、安全、美观”的原则,打造“规范有序、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群众满意”的舒适小区。

  所谓升级版的内容为“一改四提升”:“一改”即房屋功能改善,拆除各类违法建(构)筑物、亭棚、各类违规破旧广告招牌、凸出式防盗网,减压减负,对屋顶进行平改坡和防水隔热处理。“四提升”即面貌、环境、安全、文明素质提升:面貌提升是对房屋墙面整体修整,统一颜色,做到墙面平整美观,对原有乱拉乱架管线进行整理,废旧下水管拆除更换,油烟管和空调罩进行美化,统一规范;环境提升是铺设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设透水砖,设置无障碍通道,并对园林绿化、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设施等提质改造,粉刷楼梯间,修整扶手、栏杆,修缮破旧台阶;安全提升是完善消防设施,打通通道,通过综治“雪亮”工程和数字城管系统,解决治安问题,做到监控无死角;文明素质提升即通过升级改造提升广大居民的文明素质。

  党建引领老旧社区换新颜

  改造前,街道和社区召开多次居民大会征求意见,聘请专业公司勘查设计,方案经反复修改才定稿。同时,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党员带头做“宣传员”,将改造政策和措施宣传给每一位居民,取得理解支持。

  但改造涉及644户居民、1932人,面积约8169平米,还是有人不理解。因拆除院墙,有居民与施工方对峙,社区负责人站出来请居民派代表商谈。在大家犹豫时,满头银发的老党员王阿姨说:“我相信社区!”在老人的带动下,大家回家了,7名代表走进社区会议室。

  社区内40个煤房,经宣传,多数户主同意拆,但也有少数户主不同意,为此,社区一方面以专人包户的方式上户做工作,另一方面调整规划,通过建公共停车棚、安装人车分流桩等满足居民需求。居民从“闭门不开”到“开门详谈”,从“一口回绝”到“商量解决”,社区党员志愿者用耐心逐个打开群众心结,顺利解决了难题。此次改造“上天入地”:19栋居民楼从屋顶到下水管道翻新,全部重新粉刷,并深挖地下,新建下水道2000米、化粪池60多个。

  过去车辆乱停,通行不便,社区经常半夜接到投诉电话。在社区引导下,166名车主自行成立车管群,大致按每月100元缴费,每年还减免一个季度,聘请社区内就业困难人员管理,社区规划好停车位和行驶路线,成功解决了难题。

  “现在,社区旧貌换新颜,生活环境更宜居了,邻里之间更友爱了,以前搬出去的老伙计也回迁了......我觉得这就是小康,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小康。”在苏眼井社区住了半辈子的陈大爷开心地笑了。
【编辑:唐锦 责编: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衡阳晚报电子报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