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部门访谈丨李立:金融赋能,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加速”
衡阳日报1月15日讯(记者张建新 实习生郭泓) 作为全省金融资源大市,衡阳存款、贷款等主要金融指标稳居全省第二。市政府金融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立认为,凭借业态完善、功能齐全、运行稳健的金融组织体系,衡阳金融业有底气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速”,同时自身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
近年来,市政府金融办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在赋能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李立表示,当前乃至今后,市金融办着力做好三方面重点工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做好融资保障服务。通过开展金融招商,吸引更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来衡设立分支机构,增加资金有效供给;做好产业链金融服务,助推现代产业强市建设。目前14条产业链都有对口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加大信贷投放;引导企业多渠道直接融资,改善融资结构。
做好企业挂牌上市服务。完善支持政策,出台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政策文件;动态调整和充实上市后备及培育企业名单,全面构建“择优培育一批、改制辅导一批、申报上市一批”梯次发展格局;依托企业上市融资咨询专家库和企业上市辅导中心,对上市后备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支持;强化市县两级联动,推进资本市场县域工程。
做好地方金融监管。督促各金融机构统筹做好金融支持和风险防控,提升资产质量;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的管理,规范发展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公司;完善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协调机制,实施分类监管、联合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开展常态金融宣传教育,深入排查地方金融领域风险隐患,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近年来,市政府金融办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在赋能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李立表示,当前乃至今后,市金融办着力做好三方面重点工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做好融资保障服务。通过开展金融招商,吸引更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来衡设立分支机构,增加资金有效供给;做好产业链金融服务,助推现代产业强市建设。目前14条产业链都有对口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加大信贷投放;引导企业多渠道直接融资,改善融资结构。
做好企业挂牌上市服务。完善支持政策,出台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政策文件;动态调整和充实上市后备及培育企业名单,全面构建“择优培育一批、改制辅导一批、申报上市一批”梯次发展格局;依托企业上市融资咨询专家库和企业上市辅导中心,对上市后备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支持;强化市县两级联动,推进资本市场县域工程。
做好地方金融监管。督促各金融机构统筹做好金融支持和风险防控,提升资产质量;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的管理,规范发展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公司;完善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协调机制,实施分类监管、联合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开展常态金融宣传教育,深入排查地方金融领域风险隐患,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