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文旅周刊丨到吴集古镇,寻一段旧时光

点击查看原图

  衡阳晚报1月8日讯(记者唐翔 通讯员肖亚辉)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与衡东县城隔河相望的吴集镇,是一个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具有诸多美丽传说的古镇。

  吴集古镇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洣水河畔,北面与衡东县城关镇隔河相望。据《衡山县志》记载:“吴集市后,广袤五里,为吴三桂集兵之处”,吴集因而得名。相传吴三桂率部来此后,见前后左右有龙、象、猴、鹅、狮形诸山相簇,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拟于此建立行辕,厉兵秣马,作长远计,后因掘井不得水,便率部离开。

  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吴集古镇依然古韵犹存。清晨时分,雾气从洣水河畔氤氲升起,渐渐弥漫开来,整个古镇笼罩在一片烟水迷离里,像是沾了露水的水墨画,一层一层地晕开,显出最深处的风景。此时,若是漫步在古镇的老街上,心中定然别有一番滋味。

  时间,仿佛给人们留下一页发黄的历史。那狭窄而弯曲的古石板道,拥挤而墙面剥落的明清建筑,古老陈旧的门窗、石槛、石墩、石碾等,都记载着小农经济时代商埠的印记。路旁偶尔留下用于染布的“踩石”,让人仿佛看到当年这里的纺织、印染作坊的繁荣场面。

  在那个以水上交通为主要运输手段的年代,这里大小舟楫,往返如织。吴集古镇,是洣河汇入湘江前的最后一个大的集市。

  吴集老街还有炎帝的荩臣杨山长眠于此的传说,保存完好、建于300多年前的杨山古祠,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枝繁叶茂的古罗汉松,以及为纪念“天符老爷”生辰于每年农历5月连续举行四天的庆典庙会。

  杨山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时重修,199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再修。相传杨山是一位随炎帝治理洣水而殉职的大臣,百姓景仰其功德,将他葬在殉职地高山上,山因而得名杨山,山下建有纪念他的杨山祠。

  杨山祠在衡东县吴集镇北街口,与县城隔洣水相望,砖木结构,悬山顶,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正面有牌坊,上有“德扬思博”四个大字,两侧饰有浮雕、塑画。寺分前、后两殿,中由石阶相连,前殿左右各出一长方形天井,檐柱为花岗岩石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吴集古镇历代人才辈出。清代提督秦伯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等均出生于此。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