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莲子经济”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衡阳日报8月25日讯(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汪恋 刘石朋)眼下是湘莲采摘旺季,在常宁市美创农林开发公司的8000余亩湘莲基地里,村民们每天都忙着采莲。
近年来,常宁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思路,利用闲置洼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打造集莲藕种植、生态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莲子经济”,新的特色产业有效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在三角塘镇莲江村、蓬塘乡黄岐村美创农林开发公司的湘莲种植基地,微风拂过荷叶,泛起层层绿浪,朵朵莲蓬“娇俏”冒头。村民们正“全副武装”采摘莲蓬。黄岐村支书欧修成说:“通过引进资金种莲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村里的亮化、绿化工程都得到改善,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近10万元,村民在基地就实现了就业,农忙时月收入大约为三千元。”
在荫田镇中山村的莲子加工厂里,村民们动作“麻利”:破壳、挑拣、晾晒......一颗颗剥好的白莲“叮咚,叮咚”落在盆里,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湘莲可以加工成莲子羹、莲蓉、荷叶茶,通过加工能不断挖掘它的附加值。”一位村民介绍道。
美创农林开发公司负责人丁三求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常宁种植的8000余亩湘莲涉及多个乡镇,今年预计产壳莲1200吨,总产值约2600万元。“我们的初衷是打造示范基地,起示范作用,让村民看到效益后,敢于去尝试。公司采取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村民没有后顾之忧。”丁三求说。
据悉,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的模式,让村民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有务工收入。同时,通过免费传授种植技术,推进后续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和深加工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常宁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思路,利用闲置洼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打造集莲藕种植、生态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莲子经济”,新的特色产业有效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在三角塘镇莲江村、蓬塘乡黄岐村美创农林开发公司的湘莲种植基地,微风拂过荷叶,泛起层层绿浪,朵朵莲蓬“娇俏”冒头。村民们正“全副武装”采摘莲蓬。黄岐村支书欧修成说:“通过引进资金种莲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村里的亮化、绿化工程都得到改善,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近10万元,村民在基地就实现了就业,农忙时月收入大约为三千元。”
在荫田镇中山村的莲子加工厂里,村民们动作“麻利”:破壳、挑拣、晾晒......一颗颗剥好的白莲“叮咚,叮咚”落在盆里,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湘莲可以加工成莲子羹、莲蓉、荷叶茶,通过加工能不断挖掘它的附加值。”一位村民介绍道。
美创农林开发公司负责人丁三求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常宁种植的8000余亩湘莲涉及多个乡镇,今年预计产壳莲1200吨,总产值约2600万元。“我们的初衷是打造示范基地,起示范作用,让村民看到效益后,敢于去尝试。公司采取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村民没有后顾之忧。”丁三求说。
据悉,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的模式,让村民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有务工收入。同时,通过免费传授种植技术,推进后续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和深加工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