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深入基层面对面,课堂办在屋场上

  记者周瑞华 通讯员肖力元 康廉泽

  衡南县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立足农村工作实际,运用该县基层群众已经广泛接受的屋场恳谈会平台,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2019年起,衡南选取“屋场”这个最小的基层治理单元,按照“宣传宣讲、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凝心聚力”的原则,首创并全面推行屋场恳谈会制度,推动政策在群众家门口宣讲、民意在群众家门口听取、矛盾在群众家门口化解、难题在群众家门口解决、发展在群众家门口谋划,努力实现“民感党恩、党聚民心”。截至今年4月中旬,该县共召开屋场恳谈会2253场,收集意见建议2937条,收集汇总各类问题3779个,已解决问题3083个。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屋场恳谈会又成了衡南县党员干部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农村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平台。

  把宣讲党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屋场恳谈会的首要议题,该县县级领导带头进屋场召开恳谈会,县直单位、乡镇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对标看齐,把党史学习教育氛围营造在屋场,把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传递到屋场。

  多视角备课。该县组织力量,针对农村实际集中备课,内容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知识,乡村振兴的最新政策,现代化种植养殖技术,大众化的网络技术应用,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等。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培训进屋场组织恳谈会的党员干部,通过学习课件和相关书籍,让他们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熟悉“三农”工作,把握全县工作大局,做足恳谈前的“功课”。

  大白话宣讲。恳谈会上,党员干部不亮文件、不讲套话,坚持用“群众语言”通俗讲,有时还融入衡南渔鼓、快板、花鼓戏等艺术形式,生动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党史鲜活地送到群众心坎上。有时,还请群众现身说法:让耄耋老党员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多么不容易,无数人牺牲,流了多少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让70多岁的老人讲小时候是什么样子,新中国成立后是什么样子;让40多岁的人讲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引导群众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春风化雨式宣讲。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同时,该县注重结合2035远景目标,让青少年憧憬“2035,你在那里”,放飞青春的梦想;让脱贫群众从新的奋斗起点出发,畅想新生活的美景;让50岁的人画像退休后的自己,构想更美好的生活。引导群众领悟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掌握好理论法律健康知识,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零距离互动。在屋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限场地,不拘形式,不限时间,群众可随时参会,发言不限时长。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一问一答中拉近了距离、融洽了感情,在轻松的交流中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增强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据了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衡南县已有3600余名党员干部组织开展屋场恳谈会730多场次。
【编辑:唐锦 责编:雷昕】
>>我要举报

衡阳日报电子报

PrevNext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衡阳晚报电子报

PrevNext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