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之花,植根雁城绽新蕊——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三)
记者胡建军

从2015年开始,衡阳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提升整个城市文明素质,推进全社会文明发展。6年来,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不敢想、不能信,转变成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上的一种自觉行动。如今,衡阳这座城市无论是在软环境建设,还是在硬环境改造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衡阳规矩”衡阳习惯”“衡阳自觉”让持久文明、全域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成为雁城衡阳最亮的底色。
“衡阳规矩”是雁城人民的文明遵循

2018年3月1日,《衡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立足衡阳实际,建立了政府和社会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根据不同区域、场所、设施的特点,对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域、责任人作了划分和界定,通过明确责任人的权责,加强监督和管理,达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的。两年多来,《条例》在全市范围内家喻户晓。特别是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抓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依法执法、阳光执法、文明执法。
石鼓区人民街道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谢俊芳告诉记者,以前辖区内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烟蒂、槟榔渣等不文明现象较多,自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尤其是《条例》颁布后,这些不文明现象几乎销声匿迹,社区保洁人员的负担也减轻了很多。
2020年1月1日,《衡阳市爱国卫生条例》正式实施。一系列长效机制的出台,对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衡阳习惯”是永驻雁城的一道风景

搀扶老人过马路、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乘公交车自觉排队、扶老携幼主动让座、拾金不昧,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不损坏设施、不攀折花木、不踩踏草坪,见难就帮、遇险就上,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这些习惯已经融入雁城市民日常生活之中,这些自律意识是雁城衡阳的一道道文明风景线。
“我们现在都是实行N-1模式点菜,如果不够临时再加”近日,记者走访衡阳市数家餐馆,服务员王女士告诉记者,看到市文明办向全市发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书后,餐馆建议客人按量点菜,吃出文明和修养,倡导不留剩饭菜,做“光盘使者”“打包一族”。

讲文明、讲道德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衡阳习惯”和衡阳人追求的新时尚。
“衡阳自觉”是雁城文明的新常态
近年来,衡阳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人民群众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号工程”,大力推进文明常态化。

始终坚持将环境秩序整治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强化部门联动,市文明办各督导组,坚持不间断督导,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当时交办,立即整改。对需长时间整改的问题,实行挂号销号制度,发现问题上报市创建办备案,直至问题解决后销号。

与此同时,衡阳市还进一步健全机制,创新载体,规范健全志愿服务管理,推进志愿服务;开展未成年人活动形式,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城乡联动共同发展,推进城乡文明建设等常态化工作,切实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引向深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相关阅读
- ·身边雷锋·衡阳好人丨刘莹:“社区就似大家庭,居民就像屋里人”2021-04-23
- ·微志愿创享文明,让社区更加美好——记珠晖区东风街道前进里社区志愿服务队2024-05-23
- ·全城招募“垃圾分类体验官” 等你来报名2024-05-16
- ·市文旅志愿服务支队图书分队:这里的志愿服务不一样2024-05-15
- ·“志愿服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记衡东县洣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艳萍2024-05-13
- ·市生活垃圾分类(永清杯)创新创意大赛落幕 26件获奖作品“生动有趣”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