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台管式机器人下水清淤,我市全面启动西干渠立新大道段2.7公里清淤工程

8日下午3时半许,在光辉街与立新大道交会处,一个酷似坦克的履带式黄色厢体通过转轴连接着黑色的大脑袋,一头扎进了深约2米的排污管道内,在管道内爬行,不停地掏挖“吞食”淤泥,将分离的固体废渣“排泄”出来。这个体长3米、宽1.3米的“小精灵”正是担纲西干渠管道清淤任务的管式机器人。
“别小瞧这个机器人,一天可将120米长的地下管道内的淤泥清理得干干净净。”现场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管式机器人配备了水下摄像头、传感器及声纳探测等先进设施,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清淤,具有机械效率高、施工面积小,噪音低,脱水固化残渣,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为何管式机器人首次下水选在西干渠立新大道段?“立新大道直径达2米的污水管道系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重要系统,长年运行没有清淤,致使管道内严重淤积。”市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人工清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机器沿圆管内部,将圆管内浓度淤泥输送上来,经过分离,淤泥最终卸进运载车内。此番清淤工程范围为立新大道英伦首府至松亭污水处理厂,全长约2.7公里,我市计划投入3台管式机器人,加快清淤进度,力求6月上旬完工。
-----------------------------------------------------------------------
相关阅读
- ·身边雷锋·衡阳好人丨刘莹:“社区就似大家庭,居民就像屋里人”2021-04-23
- ·微志愿创享文明,让社区更加美好——记珠晖区东风街道前进里社区志愿服务队2024-05-23
- ·全城招募“垃圾分类体验官” 等你来报名2024-05-16
- ·市文旅志愿服务支队图书分队:这里的志愿服务不一样2024-05-15
- ·“志愿服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记衡东县洣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艳萍2024-05-13
- ·市生活垃圾分类(永清杯)创新创意大赛落幕 26件获奖作品“生动有趣”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