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群策: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
编者按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7月31日上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群策主持学习并强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领学、带学、促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责任、使命学,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衡阳落地生根。根据市委安排部署,本报特开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栏,陆续刊发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体会。今天刊发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群策谈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理论文章《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

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
中共衡阳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邓群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恢宏篇章。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深的体悟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始终的鲜明人民立场和真挚人民情怀,最大的感召是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为了人民、不负人民,带领衡阳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就是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发展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个专题,以理论形态展示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阐明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站稳人民立场。人民性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底色,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就要对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各种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严加防范、及时整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更多精力放到基层去、放到一线去、放到老百姓的身上去,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不断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今年以来,我们正是因为在党中央的统一号令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群防群控、群策群力,打人民战争,才形成了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取得了“两手抓、两战胜”的最好成果,疫情防控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上半年12项主要经济指标有11项位居全省前列,新增净增规模工业企业、工业用电量增速等均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企业主体、新增“四上”企业等均居全省第二。要树牢人民至上取向。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迅速集结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树牢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把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始终坚持这个价值取向。
二、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就是要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奋斗目标。坚持人民情怀不能停于口头、止于思想,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始终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矢志奋斗,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新理论新思想的成果转化为统一认识、指导决策、推动工作、强化落实的具体实践。对于衡阳来说,就是要大力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意见》,大力实施以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主体”,以建设现代产业强市为“动力翼”、建设最美地级市为“生态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把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摆到“一号工程”位置,全面吹响衡阳从老工业城市向现代产业强市进军的号角,重现衡阳历史荣光,实现衡阳强势崛起。要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对我们来说,就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维护信访秩序,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攻坚战,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围绕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全力排查“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短板,扎实推进“3+1”保障突出问题整改,确保如期完成精准脱贫这项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要加强污染防治攻势,持续整治黑臭水体、排污口污水直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新衡阳。要聚力办好民生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要把这一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细致调研摸实情,把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兜上来、落下去,扎实推进居民就业增收、医疗、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等重点民生实事,多关注弱势群体、民生短板和薄弱环节,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就是要用好自我革命、敢于斗争这个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领悟斗争的内涵,拿起斗争的有力武器,不断提升斗争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思想淬炼,坚决同不良社会风气、错误思想、私心杂念等现象作斗争。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坚强的党性保持坚定的人民性。要保持斗争定力,坚决与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面对错综复杂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我们必须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要深化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必须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牢记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效整治形式主义背后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官僚主义背后的官本位思想,绝不能当官做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要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必须始终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问题。加快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切实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和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
四、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就是要弘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个精神品格。“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崇高的道德品格、伟大的奉献精神、强烈的责任担当。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把人民立场、情怀、观点转化为为了人民、不负人民的坚贞情感和自觉行动。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做到尽职尽责。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以百姓心为心,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落实到扛牢政治责任、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来。切实提升政治能力,做到善作善成。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练就政治慧眼,不断提升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真正做到政治可靠、本领高强。不断增强政治担当,做到无私无畏。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发扬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不计得失、不谋私利,从“公私分明”的高尚境界,努力向“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直至“大公无私”的最高境界不断攀登。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7月31日上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群策主持学习并强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领学、带学、促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责任、使命学,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衡阳落地生根。根据市委安排部署,本报特开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栏,陆续刊发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体会。今天刊发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群策谈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理论文章《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
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
中共衡阳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邓群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恢宏篇章。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深的体悟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始终的鲜明人民立场和真挚人民情怀,最大的感召是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为了人民、不负人民,带领衡阳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就是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发展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个专题,以理论形态展示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阐明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站稳人民立场。人民性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底色,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就要对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各种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严加防范、及时整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更多精力放到基层去、放到一线去、放到老百姓的身上去,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不断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今年以来,我们正是因为在党中央的统一号令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群防群控、群策群力,打人民战争,才形成了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取得了“两手抓、两战胜”的最好成果,疫情防控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上半年12项主要经济指标有11项位居全省前列,新增净增规模工业企业、工业用电量增速等均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企业主体、新增“四上”企业等均居全省第二。要树牢人民至上取向。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迅速集结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树牢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把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始终坚持这个价值取向。
二、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就是要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奋斗目标。坚持人民情怀不能停于口头、止于思想,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始终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矢志奋斗,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新理论新思想的成果转化为统一认识、指导决策、推动工作、强化落实的具体实践。对于衡阳来说,就是要大力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意见》,大力实施以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主体”,以建设现代产业强市为“动力翼”、建设最美地级市为“生态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把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摆到“一号工程”位置,全面吹响衡阳从老工业城市向现代产业强市进军的号角,重现衡阳历史荣光,实现衡阳强势崛起。要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对我们来说,就要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维护信访秩序,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攻坚战,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围绕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全力排查“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短板,扎实推进“3+1”保障突出问题整改,确保如期完成精准脱贫这项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要加强污染防治攻势,持续整治黑臭水体、排污口污水直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新衡阳。要聚力办好民生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要把这一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细致调研摸实情,把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兜上来、落下去,扎实推进居民就业增收、医疗、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等重点民生实事,多关注弱势群体、民生短板和薄弱环节,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就是要用好自我革命、敢于斗争这个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领悟斗争的内涵,拿起斗争的有力武器,不断提升斗争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思想淬炼,坚决同不良社会风气、错误思想、私心杂念等现象作斗争。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坚强的党性保持坚定的人民性。要保持斗争定力,坚决与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作斗争。面对错综复杂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我们必须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要深化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必须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牢记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效整治形式主义背后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官僚主义背后的官本位思想,绝不能当官做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要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必须始终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问题。加快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切实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和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
四、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就是要弘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个精神品格。“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崇高的道德品格、伟大的奉献精神、强烈的责任担当。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把人民立场、情怀、观点转化为为了人民、不负人民的坚贞情感和自觉行动。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做到尽职尽责。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以百姓心为心,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落实到扛牢政治责任、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来。切实提升政治能力,做到善作善成。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练就政治慧眼,不断提升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真正做到政治可靠、本领高强。不断增强政治担当,做到无私无畏。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发扬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不计得失、不谋私利,从“公私分明”的高尚境界,努力向“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直至“大公无私”的最高境界不断攀登。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