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个重点”精准施策 ——耒阳市禁毒重点整治工作纪实
记者姚永军 通讯员李钢彪

近年来,耒阳市委、市政府把禁毒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和第四大攻坚战来抓,聚焦五个重点精准施策,重点整治取得了“三降一升”的明显成效,全市毒情形势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聚焦党政同责,高位推进抓禁毒

坚持把禁毒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实行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禁毒。2019年来,共召开6次市委常委会议、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开展禁毒工作大学习、大讨论,研究解决禁毒工作难题。市禁毒委以成员单位述职促履职,推动形成部门合力。出台重点整治方案、打赢禁毒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重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耒阳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进,强化统筹调度,多次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加压推进禁毒工作。全市上下坚持严防、严打、严收、严管、严控、严教、严督同推进,始终保持对禁毒工作的责任不减、干劲不松、热度不降。
聚焦外流贩毒,精准施策严打击
耒阳为劳务输出大市,外流贩毒现象较为突出。该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外流贩毒,精准施策、重拳出击。
公安部门强力开展“禁毒风暴”“集打斗争”“两打两控”等系列专项行动,以打击零包贩毒、地域性和家族式外流贩毒团伙为重点,实行全警缉毒、多打联动,形成了集群打击长效机制。2019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273起,移诉397人,查获吸毒人员1158人,强戒532人,缴获毒品142千克,有力震慑了涉毒违法犯罪。

创建“走出去、请进来”警务协作机制,在主要流入地广州、中山、佛山设立工作站,与当地警方合作办案,全力打击外流涉毒犯罪。2019年来,输送有效情报线索165条,派出警力400余人次,合作打击耒阳籍外流贩毒136人。至今年7月,全市外流贩毒人数降至5人,困扰多年的外流贩毒问题,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聚焦机制建设,落实责任强保障
耒阳市委、市政府切实履行禁毒责任,建强保障机制、考核机制、帮扶机制。
优先保障禁毒经费、优先保障禁毒设施、优先保障禁毒力量,2019年来市乡村三级共投入禁毒资金9500余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强戒所、室外大型禁毒教育基地以及全省第一家县级安康医院,市禁毒办实体化办公,市社会化禁毒事务中心配强专职力量,各乡镇(街道)配备禁毒专干、禁毒社工,基础保障进一步夯实。
全面落实禁毒工作“一责四制”,出台禁毒重点整治工作责任制,对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开展禁毒专项巡察。2019年以来,集中约谈重点整治乡镇(街道)、村(居)负责人48人次,1名正科级派出所长和7名村干部因工作履职不力被免职停职,基层禁毒执行力大幅提升。
建强帮扶机制。出台“联乡带村帮家庭”工作方案,构建“四个一”帮扶机制,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重新做人,帮助涉毒贫困家庭脱贫不返贫。全市涉毒贫困家庭260户943人,已脱贫255户931人,剩余5户12人今年将全部脱贫。
聚焦宣传教育,扩大参与筑防线

坚持打防结合、群防群治,扩大社会参与,深入开展精准宣传。耒阳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参与大型禁毒宣传活动,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群众上禁毒教育课,强化禁毒意识,筑牢禁毒防线,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深入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全方位、多渠道宣传禁毒知识。2019年来,先后开展禁毒骑行、禁毒广场舞大赛、禁毒太极拳大赛、禁毒知识抢答赛、禁毒微视频大赛等大型群众性禁毒活动150余场次,发放禁毒资料36万余份,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达12万人次,“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深入人心,涉毒人人喊打的氛围基本形成。
聚焦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提实效

耒阳市坚持综合治理,关口前移,深化隐患排查,强化风险管控,狠抓戒治帮扶,从源头上全面提升戒治管控实效。

深入开展“清隐”“清库”“清零”行动,进行地毯式毒情大排查,将收入异常、常年来往外地的604名涉毒重点人员逐一建立管控台账,落实“五包一”管控责任。严格重点行业人员管理,深入开展“两客一危一校”驾驶员吸毒检测。对公职人员进行吸毒毛发检测,落实“四必检”制度,净化公职人员队伍;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全面加强监管,全市40家企业中已销户13家,暂停使用7家;对娱乐服务场所实行常态化严管严治,对涉毒问题场所“零容忍”。2019年来,共查处娱乐场所32家,刑拘涉毒人员46人、强戒62人。
严格抓实戒治管控,对特殊病涉毒人员应收尽收,凡因病外地不能收押、收戒的耒阳籍吸贩毒人员一律带回收押、收戒。成立同伴教育联盟,实行戒毒人员互帮互助互监督;举办戒毒人员“心灵康复”学习班,做到“戒毒从心开始”,提升戒毒成效。2019年来,接回出所人员357人,收治特殊涉毒病人60人,社戒社康执行率达99.6%,吸毒人员管控率达98%以上,涉毒人员肇事肇祸“零发生”。
近年来,耒阳市委、市政府把禁毒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和第四大攻坚战来抓,聚焦五个重点精准施策,重点整治取得了“三降一升”的明显成效,全市毒情形势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聚焦党政同责,高位推进抓禁毒
坚持把禁毒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实行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禁毒。2019年来,共召开6次市委常委会议、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开展禁毒工作大学习、大讨论,研究解决禁毒工作难题。市禁毒委以成员单位述职促履职,推动形成部门合力。出台重点整治方案、打赢禁毒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重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耒阳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进,强化统筹调度,多次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加压推进禁毒工作。全市上下坚持严防、严打、严收、严管、严控、严教、严督同推进,始终保持对禁毒工作的责任不减、干劲不松、热度不降。
聚焦外流贩毒,精准施策严打击
耒阳为劳务输出大市,外流贩毒现象较为突出。该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外流贩毒,精准施策、重拳出击。
公安部门强力开展“禁毒风暴”“集打斗争”“两打两控”等系列专项行动,以打击零包贩毒、地域性和家族式外流贩毒团伙为重点,实行全警缉毒、多打联动,形成了集群打击长效机制。2019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273起,移诉397人,查获吸毒人员1158人,强戒532人,缴获毒品142千克,有力震慑了涉毒违法犯罪。
创建“走出去、请进来”警务协作机制,在主要流入地广州、中山、佛山设立工作站,与当地警方合作办案,全力打击外流涉毒犯罪。2019年来,输送有效情报线索165条,派出警力400余人次,合作打击耒阳籍外流贩毒136人。至今年7月,全市外流贩毒人数降至5人,困扰多年的外流贩毒问题,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聚焦机制建设,落实责任强保障
耒阳市委、市政府切实履行禁毒责任,建强保障机制、考核机制、帮扶机制。
优先保障禁毒经费、优先保障禁毒设施、优先保障禁毒力量,2019年来市乡村三级共投入禁毒资金9500余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强戒所、室外大型禁毒教育基地以及全省第一家县级安康医院,市禁毒办实体化办公,市社会化禁毒事务中心配强专职力量,各乡镇(街道)配备禁毒专干、禁毒社工,基础保障进一步夯实。
全面落实禁毒工作“一责四制”,出台禁毒重点整治工作责任制,对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开展禁毒专项巡察。2019年以来,集中约谈重点整治乡镇(街道)、村(居)负责人48人次,1名正科级派出所长和7名村干部因工作履职不力被免职停职,基层禁毒执行力大幅提升。
建强帮扶机制。出台“联乡带村帮家庭”工作方案,构建“四个一”帮扶机制,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重新做人,帮助涉毒贫困家庭脱贫不返贫。全市涉毒贫困家庭260户943人,已脱贫255户931人,剩余5户12人今年将全部脱贫。
聚焦宣传教育,扩大参与筑防线
坚持打防结合、群防群治,扩大社会参与,深入开展精准宣传。耒阳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参与大型禁毒宣传活动,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群众上禁毒教育课,强化禁毒意识,筑牢禁毒防线,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深入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全方位、多渠道宣传禁毒知识。2019年来,先后开展禁毒骑行、禁毒广场舞大赛、禁毒太极拳大赛、禁毒知识抢答赛、禁毒微视频大赛等大型群众性禁毒活动150余场次,发放禁毒资料36万余份,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达12万人次,“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深入人心,涉毒人人喊打的氛围基本形成。
聚焦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提实效
耒阳市坚持综合治理,关口前移,深化隐患排查,强化风险管控,狠抓戒治帮扶,从源头上全面提升戒治管控实效。
深入开展“清隐”“清库”“清零”行动,进行地毯式毒情大排查,将收入异常、常年来往外地的604名涉毒重点人员逐一建立管控台账,落实“五包一”管控责任。严格重点行业人员管理,深入开展“两客一危一校”驾驶员吸毒检测。对公职人员进行吸毒毛发检测,落实“四必检”制度,净化公职人员队伍;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全面加强监管,全市40家企业中已销户13家,暂停使用7家;对娱乐服务场所实行常态化严管严治,对涉毒问题场所“零容忍”。2019年来,共查处娱乐场所32家,刑拘涉毒人员46人、强戒62人。
严格抓实戒治管控,对特殊病涉毒人员应收尽收,凡因病外地不能收押、收戒的耒阳籍吸贩毒人员一律带回收押、收戒。成立同伴教育联盟,实行戒毒人员互帮互助互监督;举办戒毒人员“心灵康复”学习班,做到“戒毒从心开始”,提升戒毒成效。2019年来,接回出所人员357人,收治特殊涉毒病人60人,社戒社康执行率达99.6%,吸毒人员管控率达98%以上,涉毒人员肇事肇祸“零发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