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味丨到南岳来过年,体味最地道的乡村年俗文化

原本根植于乡村的年俗文化,却因为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农村人口的相对减少而被无奈地淡化。如今,随着生活日渐富足,以“年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有识之士的呼唤下,正呈现回归之势。

而在南岳,年味从未淡去,且在传承中愈发地浓郁香醇。

DQC02615_1.JPG

▲除夕当天22时过后,南岳周边乃至远道而来的人,拎着大袋小袋的香前往南岳大庙祈福。

DQC02613_1.JPG

▲南岳镇御街,拥挤的人群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吃饭衡山佬”

南岳与衡山本是一家,虽然南岳于1984年从衡山县划出成立市辖区,但相同的乡音、相同的习俗,相同的血脉,让衡山、衡东、南岳三个县区的人们始终有着更为亲切的认同感。

而衡山、衡东、南岳三地传承着同一个奇怪的习俗:“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吃饭衡山佬。”全国各地的年夜饭,大多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团圆,吃过年夜饭,辞旧迎新,守岁守到大年初一。而在南岳衡山,每年的大年三十凌晨,人们就摸黑起床,睡眼朦胧中做出一顿“年夜饭”,再打着呵欠吃完。

DQC02615_1.JPG

▲櫺星门前,一片人海。

DQC02627_1.JPG

▲为避免直接进入造成意外,门前设置为绕行进入。


 

其实很多人包括本地人都无法确切地说清这种习俗的由来。

一说是年夜饭要进行祭祀,为了防止有外人登门“撞破”,冲撞了祖先神灵,或是冲破了新的一年的好运气,于是选择在凌晨时分吃年饭。

一说是为了躲避讨债。俗话说“欠债不过年”,所以不少债主会在大年三十那天上门讨债,而欠债人如果拿不出还债的钱,则大年三十这天可能年夜饭也吃不好,这个年也就过不好了。所以在凌晨吃过“年夜饭”,即便白天有人上门讨债,正好可以告知债主:“你看,我过年都没得一顿好吃的,哪里还有钱能还你?”这大概也是旧社会生活水平低,南岳衡山这一带乡民无奈之下的一条“巧计”,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一种习俗。

还有一说,寓意却很美好:凌晨吃年夜饭的过程中,天色越来越亮,有“越吃越亮”的寓意,预示着日子越过越好。这种说法可能不是这一习俗真正的起源,但却是这一习俗历久不衰的真正原因。

DQC02636_1.JPG

▲南岳大庙处处都是人的海洋。

DQC02645_1.JPG

▲通过魁星阁古戏台,人群争相摸福。

DQC02655_1.JPG

▲南岳大庙铜雕,也是游人香客“摸福”的对象。


 

南岳舌尖上的“风味”

说年味,道年味,必然少不了舌尖上的美味。而南岳的美味,绕不过去的一定是南岳的“风味”。这里说的“风味”,无关乎风土风情风姿风采,而是指南岳人过年时吃的各类风干的菜。

与其他地方过年时节常吃腊肉、腊鱼、腊鸡……这些菜不同,南岳人过年时吃得最多的是风肉、风鸡、风鱼、风萝卜……

每年冬至日,南岳人必定会买来大量的鱼、肉、鸡等,宰剖洗净,绳子一串或用钩子一钩,挂在通风的屋檐下、房梁下或棚子下,风干其中的水分,待得半个月、一个月以后,这些“风味”便有了独特的风味:既不像腊肉等腊菜那样干,又还保留些许鲜香,或许还渗入了水、土、风的灵性。不少外地人第一次品尝时,可能会觉得不如腊肉那么醇香、有嚼劲,但多吃几次之后,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这种口感与味道。在平时,尤其在各个饭店,各类风菜也常有,但冬至日挂出的风菜能保存得更久,味道也更正宗。

所以在年夜饭中,冬至日制成的各种“风味”菜必不可少。各家各户的主妇或“煮男”,会拿出最好的厨艺来,挑选最好的“风味”食材,烹饪时加上葱姜蒜、蕌头、香菜、干辣椒,那滋味直让人舌尖上的味蕾跳起舞蹈来。

对于外出闯荡的游子,这样的年夜饭,这样的风味,便成了一年打拼之后最为渴望的心灵慰藉,也成了离家后最值得回味的乡情、余香不绝的家乡味道。


 

抢头香,“熟人见面不理睬”

大年三十,南岳城区与周边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一件事:给圣帝菩萨拜年。虽然有句俗语说“南岳菩萨照远不照近”,意思是南岳菩萨对远道而来烧香的信众会特别关照一些,祈愿会更灵验些,但南岳本地人对圣帝的信奉从未减少半分。大年三十这天,各家准备好了前去朝拜圣帝的香火、纸钱、檀香等,且在香火的封包上恭恭敬敬地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和农历年月日。

DQC02664_1.JPG

▲小娃娃骑在父亲的肩膀上,与大人们同行。

DQC02673_1.JPG

▲大庙九进,每一进都是人山人海。


 

从除夕到大年初一,人们根据自己选择的良辰吉时,或先或后,举家前往南岳大庙烧香,给南岳圣帝拜年,当地人称之为“出天行”。前往大庙烧香的路上,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严肃,心无旁骛埋头赶路。即便在路上遇到了亲朋好友熟人,也是互不理睬,因为在给圣帝拜年之前,如果跟其他人问候寒暄了,就会显得不虔诚,在圣帝面前许下愿望可能就会落空。

DQC02707_1.JPG

▲高举拜香、虔诚作揖祷告。


 

而为了得到圣帝的特别关照,人们总想抢在新年初一子时第一个赶到圣帝殿前烧香,谓之“抢头香”。近年来,“抢头香”的习俗越传越广,加之交通越来越发达,每到大年三十晚上11时,南岳大庙前门广场人头攒动,数以万计的人群扶老携幼,早已守候在大庙外,只等大门一打开,便争先恐后奔向大庙圣帝殿,就是为了能抢得“头香”,让圣帝能看到自己虔诚的表现,在来年里能给予多多保佑。

DQC02701_1.JPG

▲人们在圣帝殿前坪焚化香火。


 

在大殿前的香炉焚化香包纸钱后,每人手持一根“拜香”,拜完正殿拜偏殿。心至诚而体力好的人们,会把东八观、西八寺全部拜一个遍,最后回到大殿的香炉前,将手中的“拜香”送到堆成小山似的香火堆中焚化。

至此,给圣帝的拜年仪式全部完成,而后再走亲访友,向亲戚长辈拜年,与亲朋好友互相道贺。

除了人气最为火爆的大年三十晚“抢头香”之外,南岳的年味从节前的写春联、送春联开始酝酿,至美食节而香漫四方,直到元宵节的龙狮大赛、庙会排街、花鼓戏联演、松麓街灯会……可谓是好戏连台,精彩不断,引得不少游客直呼:“今后要到南岳来过年,才真正有年味!”

DQC02731_1.JPG

▲圣帝殿内外,人群络绎不绝。

DQC02748_1.JPG

▲圣帝座下的供台上,摆满香油与各类供品。

DQC02746_1.JPG

▲敬香之后,求签、请符。

DQC02755_1.JPG

▲虔诚跪拜。

DQC02760_1.JPG

▲大庙之外,新添了许多供应早餐的地方。来一碗热腾腾的吃食,正好暖和身子,恢复体力。

DQC02769_1.JPG

▲大年初一上午,大庙热度不减。

DQC02806_1.JPG

▲不同的面容、不同的口音、对幸福有着同样的追求。

(作者:邓前程 编辑:陈佳玲 二审:梁丽君 三审:雷昕)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回顶部

热点新闻

本站热图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2020 衡阳全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734-8611110 广告热线:0734-8686235 发行热线:0734-8223670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201302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80009 湘公网安备 430407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