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阳农行:首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亮相库宗桥

■文/图 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刘林 谭娟
一个人“顶”一支队伍,55岁的衡阳农行人付仕军做到了!在衡阳县库宗桥惠农服务站里,他以一己之力做“流动小银行”,拉动存款比同业10余人的网点机构都高。12月14日上午,以付仕军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了,来自全省14个市州农行的劳模见证了这一盛事。
付仕军是衡阳农行最基层的劳动模范,在农行工作37年,一直坚守在最偏远的乡镇网点,无论是出纳、办事员还是客户经理、副主任,他始终对工作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从每天做好服务站的打扫开始,到详细记录每天工作台账结束,他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尽其所能帮客户解决问题。他加入了库宗桥镇15个村的微信群,客户只要有需求,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他。
在付仕军眼里,十分营销,七分宣传。伴随着银行业产品的推陈出新,为了快速适应工作的需要,他不断更新知识。虽然不懂年轻人的易企秀、抖音,但是他认定了感情就是不断沟通出来的。穿梭在乡间地头,行走在市场商铺,他在日积月累中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村干部都与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帮他向村民宣传农行的好产品、好服务,使农行成为了客户家门口信赖的银行。今年5月,付仕军被农行总行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基层户经理,被总行授予至高荣誉,并组织成立劳模工作室,我感到很开心,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极大的信任和鼓励。”面对记者采访,付仕军一脸朴实。
这是衡阳农行设立的首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记者了解到,劳模创新工作室是贯彻落实农行总行党委治行兴行“六维方略”,探索创新服务发展大局推出的一个新平台、新载体,功能是展示劳模风采、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创建劳模工作室,目的就是以工作室为依托,通过高师带徒、工作室带团队形式,为农行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创出农行特色服务品牌,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艰苦创业、勤奋实干、争创一流,打造农村“家门口的银行”,助力农村金融服务大提质。
农行衡阳分行党委书记蒋祁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衡阳农行通过全行上下的不懈奋斗和努力实践,紧紧围绕省分行战略部署,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实现了高效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在新一届党委紧盯新的发展目标,聚焦当前经营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提出了“八大战略”的工作思路。
在蒋祁看来,服务“三农”就要打好“家门口的银行”攻坚战,衡阳农行将加快像库宗桥惠农服务站这样的惠民网点的提质升级,打造县域流动银行,充分发挥县域市场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像付仕军一样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工匠人才会越来越多,农业银行的品牌形象会越来越亮,广大老百姓的赞誉声会越来越高!”衡阳农行负责劳模工作室创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围绕建设区域内主流银行的目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建功立业,积极服务“三农”,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编辑:周兰迪 责编:雷昕 三审:李少华)
-----------------------------------------------------------------------
相关阅读
- ·守信纳税人将获得更多“红利”2019-08-29
- ·本周首个交易日:A股低开低走2019-08-27
- ·对科创板并购重组审核进行全面规定2019-08-26
- ·市场平稳热度高,信披监管初显效2019-08-23
- ·南岳农商银行:“金融村官”情洒千家万户2019-08-22
- ·金融部门提醒:防范“套路贷”五大“套路”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