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演讲中的那些“高频词”
在5月14日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合作”、“发展”、“开放”等词汇频繁出现,向世界准确地传达了丝路精神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5月1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以阐述“丝路精神”作为开篇,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回顾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可以发现“合作”、“发展”、“开放”等词汇频繁出现,这些关键词不仅串联起了6000余字的精彩演讲,也向世界准确地传达了丝路精神。那么,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词汇在演讲中多次出现?
合作:出现50次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唯有合作方能实现互利共赢。“合作”作为“丝路精神”中的重要一环,在本次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共出现了50次。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建设:出现49次
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回忆起初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说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建设”在习近平讲话中出现49次,如此高的出现频率意味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
发展:出现45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提出建立亚投行的倡议,目的就是深化亚洲国家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我们将努力使中国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和世界各国”。2014年,习近平会见出席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时这样解释“发展”在“一带一路”中的意义。
两年后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展”依然以45次的出现率排在习近平主席讲话高频热词的前列。“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丝绸之路:出现25次
“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载体,也是“一带一路”的另一种诠释。“丝绸之路”在习近平主旨演讲中共出现25次,从“古丝绸之路”到“丝绸之路”,都有着极高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正如他开篇提到的那样:“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经济:出现20次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经济之上,因此,“经济”一词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出现了20次。他在演讲中强调:“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开放:出现15次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习近平在本次主旨演讲中这样诠释“开放”的意义。其实,无论是2000年前张骞出西域,还是今天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都在阐释着“开放”的重要性。
文明:出现15次
习近平主席在对建设“一带一路”的五点建议中强调“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他还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文明”在本次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中出现15次,足以体现习近平对“一带一路”文明建设的重视。
创新:出现13次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特意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并在整个演讲中15次提到“创新”。
4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不只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开通“中欧”班列畅通亚欧铁路通道、开展油气合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共享、推动经济发展,开展产能及园区合作、辐射至亚欧非,拉动国际旅游消费,一项项惠及世界各地的举措在推进世界经济联动的同时也充分诠释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给“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带来了可预见的发展机遇和共同的经济繁荣。
链接:“一带一路”青年机会多多
在6000多字的演讲全文中,有关青年话题的内容有很多,不仅有方向性的指引,也有具体的行动计划。信息量很大,整理干货如下:
一、为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厂
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我们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
二、连接数字丝绸之路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三、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此外,中国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四、未来5年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做科研
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五、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
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
六、中欧班列将更顺,打造丝绸之路特色旅游
同有关国家的铁路部门签署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七、更多国际青年交流活动
加强各国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
八、每年提供一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一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九、更多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具体合作项目
中国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十、在30多个国家做贸易更自由
本届论坛期间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同有关国家协商自由贸易协定。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十一、更多“一带一路”互助项目
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
据新华网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5月1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以阐述“丝路精神”作为开篇,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回顾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可以发现“合作”、“发展”、“开放”等词汇频繁出现,这些关键词不仅串联起了6000余字的精彩演讲,也向世界准确地传达了丝路精神。那么,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词汇在演讲中多次出现?
合作:出现50次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唯有合作方能实现互利共赢。“合作”作为“丝路精神”中的重要一环,在本次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共出现了50次。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建设:出现49次
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回忆起初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说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建设”在习近平讲话中出现49次,如此高的出现频率意味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
发展:出现45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提出建立亚投行的倡议,目的就是深化亚洲国家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我们将努力使中国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和世界各国”。2014年,习近平会见出席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时这样解释“发展”在“一带一路”中的意义。
而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展”依然以45次的出现率排在习近平主席讲话高频热词的前列。“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丝绸之路:出现25次
“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载体,也是“一带一路”的另一种诠释。“丝绸之路”在习近平主旨演讲中共出现25次,从“古丝绸之路”到“丝绸之路”,都有着极高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正如他开篇提到的那样:“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经济:出现20次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经济之上,因此,“经济”一词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出现了20次。他在演讲中强调:“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开放:出现15次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习近平在本次主旨演讲中这样诠释“开放”的意义。其实,无论是2000年前张骞出西域,还是今天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都在阐释着“开放”的重要性。
文明:出现15次
习近平主席在对建设“一带一路”的五点建议中强调“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他还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文明”在本次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中出现15次,足以体现习近平对“一带一路”文明建设的重视。
创新:出现13次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特意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并在整个演讲中15次提到“创新”。
链接:“一带一路”青年机会多多
在6000多字的演讲全文中,有关青年话题的内容有很多,不仅有方向性的指引,也有具体的行动计划。信息量很大,整理干货如下:
一、为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厂
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我们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
二、连接数字丝绸之路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三、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此外,中国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四、未来5年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做科研
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五、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
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
六、中欧班列将更顺,打造丝绸之路特色旅游
同有关国家的铁路部门签署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七、更多国际青年交流活动
加强各国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
八、每年提供一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一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九、更多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具体合作项目
中国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十、在30多个国家做贸易更自由
本届论坛期间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同有关国家协商自由贸易协定。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十一、更多“一带一路”互助项目
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
据新华网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特意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并在整个演讲中13次提到“创新”。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特意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并在整个演讲中13次提到“创新”。
版本1张花2017-05-15 16:58:48
版本2张花2017-05-15 17:51:28
版本3尹灿虹2017-05-15 19:20:57
版本4唐雯珊2017-05-15 22:57:56
版本5伍连军2017-05-15 23:27:10
返回衡阳全搜索首页>>
-----------------------------------------------------------------------
相关阅读
- ·高新未来城2019-08-09
- ·专项行动2019-05-22
- ·劳模精神雁城行2019-05-08
-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2019-04-11
- ·衡阳群众在行动2019-04-01
- ·记者走基层·扶贫在路上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