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体记者张花 制图/曾卉
他是
明朝最后的倔强boy
深山里的学术狂魔
中国一座需要仰望的文化高山
他的思想比黑格尔早两百年
曾国藩通宵追更
毛泽东亲自打call
他就是衡阳人王船山
明末清初的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1619年九月初一,王船山出生在衡阳城内回雁峰下的王衙坪。彼时的“大明公司”濒临破产,为他此后颠沛流离的苦逼人生埋下伏笔。
王家本是名副其实的“官N代”:先祖随朱元璋打天下,以军功起家,后转型为文官世家。
王船山是块读书的料:4岁入私塾,7岁通读《十三经》,14岁考取秀才,24岁中举人,堪称科举路上的“天选之子”。
24岁是王船山人生命运转折点。
1642年冬,拿到“晋级卡”的王船山与大哥王介之赶往京城参加第二年的会试,却因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阻隔道路,滞留南昌,第二年正月返回衡阳,科举之路戛然而止。
清军入关后,王船山直接开启“战斗模式”:组织衡阳义军抗清,失败后投奔南明政权,却因朝廷腐败,气得辞职回乡。清廷逼他剃发,他冷笑一声躲进深山,自称“南岳遗民”,还给自己刻了枚印章——“六经责我开生面”,意思是:“老祖宗的学问,我得搞出新花样!”
抗清无望后,王船山隐居衡阳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镇),专心写书。没电没Wi-Fi的岁月中,他写下《读通鉴论》《周易外传》等著作,涵盖哲学、历史、政治……堪称“行走的百科全书”。
他的“唯物辩证法”比黑格尔早了两百年,梁启超狂赞:“五百年来,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王船山一生写书100多部、400多卷,超过800万字,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湘西草堂完成的。在湘西草堂17年时间里,他几乎每年都完成一部专著,手稿堆了满满一屋子。
康熙年间,清廷想收买人心,派人请王船山出山。他直接回绝:“我是明朝遗民,不吃清朝饭!”
1692年正月初二,王船山与世长辞,终于永远放下了手中的笔。
▲王船山故居湘西草堂。
如今,王船山成了衡阳的“文化名片”:船山书院、船山大道、船山故居……每年还有海内外学者来“打卡”。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更被称作“湖湘文化灵魂”,影响了曾国藩、毛泽东等一大批牛人。
从明代官宦世家到反清隐士,王船山把“衡阳人的倔强”刻进了DNA。在衡阳走一圈,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活”在街巷书院、古柏清风里。
▲位于雁峰区的夫之巷尾。李孜 摄。
编辑:黄铮
责任编辑:张花